下篇:當代的焦裕祿1
——記援藏幹部孔繁森
一、英年早逝,雪域悲慟,各族幹群齊追思
1994年12月4日,清晨。
天空陰沉沉的,風沙遮天蔽日。獅泉河兩千多名幹部群眾頂著凜冽的寒風,懷著沉重的心情,佩戴著黑紗和白花,手捧哈達沿街長哭,紛紛來到阿裏地區群眾藝術館廣場,列隊參加悼念孔繁森的活動。
今天的群藝館禮堂布置得莊嚴肅穆。孔繁森同誌的遺像擺放在舞台中央,遺像下麵擺滿了青鬆和鮮花。舞台兩側懸掛著大幅挽聯:“一塵不染、兩袖清風,視名利安危淡似獅泉河水”;“二離桑梓、獨戀雪域,置民族事業重如崗底斯山”。
上午10時30分,悼念活動開始。人們仰視著舞台中央那張熟悉的麵容,悲痛欲絕,禁不住失聲慟哭。
孔繁森同誌為黨為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忘我工作,獻出了畢生精力。他謙虛謹慎、艱苦樸素、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高尚思想品德,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紮實工作作風和無私奉獻精神,在“世界屋脊”上樹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孔繁森走了,走得那樣快,走得那樣急!
幹部們這樣說:孔書記,您不能走啊!阿裏人民離不開您。奔小康需要您帶路,搞建設需要您出主意。
農牧民這樣說:孔書記,您不能走啊!是您給我們帶來了黨的溫暖,是您給我們鼓足了奔小康的勇氣。
部隊官兵這樣說:孔書記,您不能走啊!軍營裏同樣需要您,部隊建設離開不您這樣的好書記。
統戰愛國人士這樣說:孔書記,你不能走啊!肝膽相照我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榮辱與共您卻匆匆離去。
同事們這樣說:老孔啊,您正是幹事的時候,怎麼就英年早逝!你留下的兩個孤兒誰來養育,門士區的孤寡老人還在盼著您。
在零下20多度的氣溫中,參加悼念活動的群眾一直到下午兩點半鍾才漸漸散去。整個群藝館成了花圈的海洋、哈達的世界,整個獅泉河一片哀痛。……1994年12月5日早晨,獅泉河烈士陵園。
在阿裏地委劉明秘書長的致哀聲中,隨著一鍬鍬的黃土,孔繁森同誌的骨灰盒上堆成了一座“小山丘”。巍然聳立的石碑上鐫刻著9個熠熠生輝的大字:
孔繁森同誌永垂不朽
濃煙滾滾,大火吞噬著潔白的花圈,也震撼著人們的心靈,我們的好書記孔繁森就這樣永遠安息在這裏了。……孔繁森同誌是在1994年11月29日因公殉職的。11月30日,中共阿裏地委、阿裏地區行署、阿裏軍分區、政協阿裏地區委員會發出訃告,全文如下:
中共阿裏地委、阿裏地區行署、阿裏軍分區、政協阿裏地區委員會沉痛宣告: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民族團結楷模、中共阿裏地委書記、阿裏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政協阿裏地區第五屆委員會主席孔繁森同誌,於1994年11月29日12時,在新疆塔城市不幸因公殉職,享年50歲。
孔繁森同誌的犧牲,是阿裏各族人民的巨大損失。阿裏地委、行署決定隆重追悼孔繁森同誌,以表達阿裏各族人民的沉痛心情。
1994年11月29日,這是一個平凡的日子,但它卻與一個高尚的人逝去有關,與成千上萬顆普通老百姓蒙上巨大悲痛的心靈有關。
孔繁森同誌逝世的消息迅速傳遍了大江南北,各方唁電紛紛而至。
西藏自治區政協委員會唁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