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於世,需要明白自己應處的地位。
生活在圈子裏的人,無時無刻想著的不是逃出圈子,因為掌握圈子核心的,隻有那寥寥幾人,更多的卻是掙紮在中低層的勞作者。
不公、憤慨,這在圈子中都是很常見的現象,大環境就是這樣,你根本無力去改變什麼。
除非大環境徹底崩壞,那麼才有可能重塑圈子!
但這個世道,存在的圈子實在是太多太多了,這也造就了人的一生皆在鬥爭,因為你不鬥爭,受氣的永遠都是你。
但趙宗武不是這類人,後世經曆了太多的不甘,這一世他一定要按照自我意誌來做,為此他才選擇遼東這塊充滿危機,但也充滿希望的地方!
目的為的就是掌握自身命運!
固然說孫傳庭、盧象升、史可法、閻應元他們,都是名留青史的存在,但就現階段掌握的大勢來看,趙宗武才是那真正的強權者!
你們心中可以不滿,但老子吩咐下去的事情,你們必須不打折扣的做好,不然挨罵都是最輕的存在!
“心中有什麼不滿,保留!
心裏麵想不清楚,慢慢想!
這東海鎮的指揮使,是我趙宗武!
因此本將所做的一切決定,都是基於東海鎮發展的前提,不要想用什麼祖製來搪塞,在遼東這地界不適用!”
觀察在場眾人的變化,趙宗武很明顯就能察覺到孫傳庭、盧象升、史可法、閻應元那欲言又止的模樣;
而張承、王維棟、張輝對此卻沒有太大變化,相反在他們神情中,流露出的激動倒有幾分。
講述這件事是為了讓他們執行,而不是說參與到決策層上來的,在以後他們的確能參與進來,但現階段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張承心中固然是高興,但接著便說出心中的疑惑:“大人!
明確縣、鎮、村三級劃分的官府權柄,這的確是明確發展的好事,但即便是現在所儲備的吏員,有很多是不足以獨立擔當重任的。
讓他們出麵輔助性工作,他們皆能很好的完成,但是讓他們去具體的負責,一地的繁瑣事宜,尤其是家長裏短的瑣碎事,這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張承所講的是一件很實際的問題,培養年輕的吏員群體,固然能充實官府,但真把他們放到地方基礎,這反而並不會有好的結果。
生活在底層的百姓,那都是沒有讀過書的,你給他們講大道理肯定不行,唯有說切合實際的利益,那才是行之有效的辦法。
所以是這斯文也是需要分地方的。
趙宗武點頭示意道:“對於這件事,本將一開始就想到了。
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吏員,那肯定是要放在更合適的位置,除非是那種的確有協調能力的,本事也足夠的,將其下放到地方也不是不行。
從地方爬上來的官員,要遠比那些直接授官的,要清楚百姓的需求是什麼。
除此之外本將還決定,從傷殘的將士中進行篩選,去村、鎮兩級的官員,無需太大的本事,能嚴格執行政策,明事理,辨是非,善學習,粗懂文墨,絕對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