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本公同意你這樣的一種模式。”趙宗武在思索了片刻後,重重的點了點頭道:“既然說延綏鎮的發展前提,與遼東的發展前提存在著差異性,那麼就按照你們的觀察去理解,本公相信你們的能力!”
既然讓盧象升他們過來了,那趙宗武他就會選擇無條件的去信任他們。
畢竟自己分身乏術。
如果說他能夠什麼事情都能兼顧到,那他根本就不會把盧象升他們喊過來。
但既然他無法做到事事兼顧,所以最基本的信任就必須要做到。
“謝國公爺信任!”盧象升心中滿是感動。
因為與先前商定的發展理念有著很大的出入,所以盧象升他們這心中多少還是有些忐忑的,害怕自家國公爺不同意他們的這種治理理念,但是讓盧象升萬沒想到的是,自家國公爺表現出最大的信任。
單單是這一點,就足夠讓他內心感動的了。
這份魄力,也不是誰都能擁有的。
趙宗武笑著揮手道:“既然本公把你們從遼東喊來,那麼這些最基礎的東西是一定要確保的,如果在這過程中給你們種種限製,這不讓你們做,那不讓你們做,那把你們大老遠的喊來幹什麼?
聽聲筒嗎?
恐你盧象升絕不會心甘情願!
在一個也為了更好地讓你們去發展地方,掌控地方,建立相應的權力帶。
從即刻起,延綏鎮正式劃分為兩大體係。
在日後。
延綏鎮就單純的以軍事為中心,所負責的範圍就是延綏鎮防線鞏固,確保草原部族不會突入進來。
而在現有的階段,去除榆林衛體係,組建榆林府,除有軍事價值的營堡,一律歸入到民生建設中來,歸榆林府直轄。
而那些名義上在延綏鎮管控區域的地方,日後皆回歸到各府編製體係內,軍事就是軍事,民生就是民生,二者不能存在絲毫的混淆。”
講到這裏。
就不得不佩服趙宗武他的果決與魄力!
這麼多年的墨守成規,早已讓延綏鎮的許多道道皆屬於模棱兩可的存在,什麼是軍事?什麼是民生?
大明衛所的執行,在明初那個時期是非常好的國策,畢竟那時的明朝剛剛從紛亂中穩定下來,人口處於相對空缺的時期,用衛所這種軍民兩用的體係去管控,可以最大化的去利用人口資源。
但是發展到現在的大明,那一切的味道都發生了改變……
軍不軍,民不民。
到頭來是兩頭都徹底丟失掉!
直接有利的就是那些,在衛所中盤踞的各級武將,他們將那些軍戶看作是自己的私產利益,想怎麼作威作福,就怎麼作威作福。
但這對於朝廷來說可不是一件什麼好事情。
聽到趙宗武講到這,盧象升這眼神中閃爍著精芒,根據他了解到的實際情況,如果說能早些將軍政分離開,那麼就能夠更好的去發展地方。
可這過程中因為牽扯到了太多的利益,使得這在盧象升眼中看來,並不是那麼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