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艘駛向太平洋深處的漁船。33個人的命運彼此關聯。欺壓、抗爭、屠殺、告密、背叛。人性之惡,在這裏顯現得淋漓盡致。本報記者依據庭審記錄、法院判決、連日的走訪調查,試圖以日誌的形式,構造“魯榮漁2682號”慘案的完整拚圖。
重慶青年報記者田加剛
2010年12月28日,山東榮成,雪
山東半島連日降雪,整個威海變成一個粉妝玉砌的世界。
威海南部隸屬榮成市的石島漁港,是中國北部最大的漁港,氣溫已到零下幾度,但海麵隻有一層薄冰。冬季是漁業旺季,1300多條漁船在漁港穿梭如織。
2010年,整個山東的海產品價格普遍上漲。魷魚批發價從2009年每斤5~6元,漲到了9~10元。即便如此,魷魚仍供不應求。
榮成市鑫發水產公司大型魷釣漁船“魯榮漁2682”號斬冰破浪,悄然起航。近海資源枯竭,航標指向南美洲西部太平洋海域。
船上共計33人,船長李承權是這艘輪船的最高“統治者”,他44歲,來自大連。船員們來自東北、內蒙等各地。這將是一段死亡旅程。
2011年2月2日,太平洋中心,夜
大年三十。團年飯上8個熱菜,全是難得一見的肉食。
通過船上唯一的海事衛星電話,船員紛紛向家裏打電話、報平安、甚至拜早年。
馬玉超年齡較小,僅25歲,在船上學曆卻最高。
在給家裏的電話中,他安慰媽媽:你就當我又上了兩年大學。
他在山東工業職業學院讀機電專業,畢業後工作一直沒著落。
對於船員工作,他說不上喜歡,在一個月裏,他屢次暈船,幾乎想逃回岸上。
誘惑馬玉超的是高薪。按照船員與公司的約定,兩年後返回漁港時,他們每人將獲得4.5萬元每年的保底工資和獎金,獎金為每釣1噸魷魚獎勵400元錢。
這樣,在兩年歸國之時,他將可以拿到大約10萬元的鈔票,這筆錢足以讓家境貧寒的他獨立在社會闖蕩。
馬玉超隱隱不安的是,他是乘坐另一艘“魯榮漁2660”入海的,然後再轉入“魯榮漁2682”號,船上包括他一共有18人都沒有“海員證”。他們的出海,近似偷渡。
王鵬是船上最小的,1987年生,他跟馬玉超一樣是大連人。劉貴奪1984年生,26歲。3人年齡相仿,又都是通過大連的勞務中介上船,彼此無話不聊。
誰能料到,4個月之後,劉貴奪成了這艘船的“魔王”:幾乎所有被害者都與他們有關。王鵬則是幫凶。
2011年3月某日,秘魯海域漁場,夜
“魯榮漁2682”號船長36.98米、寬7米,排水量為233噸,主機功率為330千瓦。在2011年2月底抵達目的地。
這裏是世界著名漁場,在東南暖流和秘魯寒流的交互作用下,營養物質豐富的海底冷水上泛,各種冷水性魚類在淺海區大量繁殖。
此刻,夜色正濃,漁輪掛滿了大燈泡。魷魚有趨光特性,夜晚見燈光自然向船聚集。
船員們每個人守著一個魷釣機。船員工作似乎簡單而枯燥:拉起上鉤的魷魚,然後將魷魚切成塊,裝起來放入冷凍庫,是一個純粹的體力活。
但劉貴奪已經發現了一些訣竅:放鉤要耐心、拉線要快速、殺魷魚要精準。同時,為了防止纏線,需要不停與夥伴溝通。
劉貴奪是黑龍江人,初中沒讀完回家幹農活,之後外出打工,在賣場、建築工地等都幹過,年紀不大卻在社會已闖蕩十年。
在其他船員眼中,劉貴奪好像運氣特別好,總能釣到又多又大的魷魚。
2011年5月底,南美洲太平洋海域,爭議起
在過去3個月裏,劉貴奪產量排在了第一。3月、4月、5月,劉貴奪分別釣魷魚8000斤、6000斤、1.4萬斤。
雖然夜以繼日,甚至連續工作20多個小時,但想起歸國後就捧著大疊的鈔票,劉貴奪還是夢中都能笑醒。
16日,船員黃金波和嶽朋病了,事實是累倒了。
船上無醫藥,船長要等其他漁船把他倆帶回國並停發工資。在談到勞動報酬時,糾紛頓起。
按照船員們的理解,合同約定非常清楚,工作兩年,保底收入每年4.5萬元,兩年就是9萬元。另外加每噸400元的提成,收入相當可觀。
船長李承權說:你們理解錯了。合同不是這麼規定的。合同寫的很清楚,如果沒有釣到一條魷魚,那麼每人給保底工資4.5萬元。前提是“如果沒有釣到魷魚”。但如果釣到魷魚,計算方法是另一種:每人每月給1000元工資,這筆錢已經按月打給了每人的家屬,另外加400元每噸的獎金。
劉貴奪的心沉到了冰底。照後一種算法,他這3個月裏,一共產量14噸,計5600元,平均每個月僅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