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佘太君義收世忠 喪門烈力戰虎將(1 / 3)

路截劉毓的這個矬子是誰呀?磨盤山的總轄大寨主、楊文廣助內兄、曾鳳英的哥哥曾傑。

曾鳳英回磨盤山省親,走後不久,曾傑就聽說老楊家犯事了。他放心不下,忽忙下山打探。等他到東京之後,楊家的冤情已真相大白,並且,老太君掛帥,已帶兵出京。曾傑心裏琢磨,得了,既然如此,我還得到前邊幫他們打仗去!就這麼著,他就提前進了玉蘭關。入關之後,逢人就問,終於打聽到了劉毓的下落。他心中暗想,眼下正在開戰,有五虎將對敵,用不著我伸手。我盯著劉毓就行了,決不能讓他趁混亂之際溜之乎也!隻要他一動彈,我就把他逮住。曾傑打定主意,便在暗中盯梢。這樣一來,那劉毓還能逃得了嗎?

閑話少敘。曾傑刺傷劉毓的戰馬,急步進身,噌!抓住劉毓的脖領子,用力一拽,就把劉毓摁到了地下。他一邊摁著,一邊琢磨,唉呀,這還不好辦呢!沒條繩子,拿什麼捆他呀?他一踅摸,忽然看見了劉額腰中的勒甲絲絛。曾傑伸單手,把他的勒甲絲絛倒下來,兩臂倒剪,噌噌幾下,就把他捆了個結結實實。

這曾傑很有心計,他捆劉毓的時候,故意留下了一節絲絛,牽在由己手中。用力一拽,將劉毓拽起身來,衝他說:

“哎呀,今天我真好運氣,拿住你得請功受賞。走,跟我往前去!”

“你是什麼人?”

“你先別問,到時候就知道了。走吧!”他故意猛地拽了一下。

劉毓“哎喲”了一聲,被曾傑牽著,朝前走去。

這陣,大街上更亂了套啦。怎麼?陳玉虎開城以後,四虎大將躍馬殺進城內。紫接著,無佞侯佘太君也卒領大隊人馬,湧進了城池。

陳世忠帶馬抬頭一看,啊呀!完了,想不到今天就是我的未日!他定了定心神,把大刀拉在得勝鉤上,對手下軍又說道:“三軍們,你們樂意打就打,不樂意打就逃命去吧!”

這一聲令下,軍兵象開閘的洪水一樣,向四外潰逃而去。

這一來,把圍在中間的陳玉霞和楊懷玉才給露了出來。玉霞一看:“爹,宋軍進關了,您老人家歸順了吧!”

陳世忠兩眼發直,不言不語,略停片劍,緊咬牙根,從肋下倉啷啷抽出寶劍,幹什麼?要自刎。

陳玉霞見了,這一驚非同小可!急忙翻身下馬,一把抓住她爹的手腕子:“我那糊塗的爹爹呀,您怎能如此!”

此時,陳玉虎也趕到這裏。他見爹爹要尋短見,急忙跳下馬來,跪倒在地;“爹爹呀!您若一死,豈不辜負了我娘的一片好心?您再如此,我也不活了!”說話間,邊亮出了寶劍。

玉虎話音剛落,老夫人策馬來到近前。她定睛一看,立刻怒容滿麵:“你真是不如好歹的糊塗蟲。玉霞鬆手,讓他死去!”

楊懷玉見此情景,一時無有主張,立在一旁茶呆呆發愣。

就在這個時刻,四虎大將、佘老元帥和官兵們,湧到了近前。老太君帶住坐騎,一看就明白了**。唉呀!陳夫人深明大義,心向大宋,才獻出了關城。如今,我軍進關,正欲與他舉家記功。若元帥短見身亡,豈能對得起老夫人的一片誠心?想到這裏,在馬上高聲斷喝:“陳老將軍,休要如此,老身有言相勸!”

陳世忠一看,身邊站滿了宋國兵將,便低下了頭。

老太君說:“老將軍,多虧陳夫人獻計,我軍才順利近了城關,你舉家立功非小啊!我軍將士無不點頭稱讚。你是有功之臣哪!五虎將,還不跪拜元帥,等待何時?”

老太君一聲令下,五虎將慌忙甩鐙離鞍,跪倒在地:“老將軍,晚輩這廂有禮了!”

五虎將這麼一跪,陳世忠受不了啦!他倉啷一聲扔下寶劍,甩鐙離鞍下了坐騎,挨著個把五虎將攙起,一擦魚褶尾,咕咚!跪到太君馬前:“佘老元帥,我陳世忠罪該萬死,特來馬前請罪!”

“哎呀,陳老將軍,不敢當啊不敢當。眾三軍,快快攙起!”說著活,大家七手八腳把陳世忠攙扶起來。

老英雄擦了把眼淚說,“此處不是講話之地,請隨我到帥府敘談。”接著紉鐙上馬,帶領大家,奔帥府而去。

到了帥堂,眾戰將排列兩廂,老太君坐定身形,傳令四門緊閉,吊橋高絞,兵合一處,將打一家。傳令巳畢,太君又問:“陳老將軍,劉毓可在城內?”

“現在後宅。”陳世忠轉臉向玉虎說:“兒啊,快將劉毓押上堂來。”

“是。”玉虎答應一聲,轉身形出去時間不長,複又跑進帥堂,“爹,劉毓沒了!”

“什麼?”

“他跑了!”

“唉呀!”陳世忠心裏話,劉毓幹盡了壞事,他著真要跑掉,人家必疑我有意放他。這該怎麼辦?他略思片刻,來了主意:“太君,待我將他找來!”說到此處,轉身對軍卒喊話:“快與老夫抬刀韝馬!”

這老頭呀,久居綠林,最重義氣。不降是不降,一旦歸順,還真是忠心耿耿。

陳世忠剛要邁步往外走,忽然從外邊跑來一個報事的軍卒:“回稟大帥!”

“何事?”

“轅門外來了一個矬子。他手裏還牽者一人,我一看,正是劉毓。這個矬子自報名姓,說他是磨盤山的寨主姓曾名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