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佘太君義收世忠 喪門烈力戰虎將(2 / 3)

“啊呀!”老太君一聽,樂得連嘴都合不上了:“快快有請!”

老太君一說“有請”,兵丁急忙往外傳喚。時間不長,就見一人樂嗬嗬走進帥帳,拱起雙手,轉了個圓圈:“辛苦、辛苦!”然後,衝外邊高喊:“哎,進來!”眾人雙日觀覷,見一老頭兒被綁著雙臂,低著腦袋,走進門來。

籲延雲飛—看;“啊呀,老家夥,我砸出你大糞來!”說著話,衝上前去。眾戰將也摩舉擦掌,把他圍了個水泄不通。

老太君忙說;“且慢,眾將後退!”眾戰將一聽,瞪了劉毓一眼,退到兩廂。

太君又問:“曾將軍,你從何處而來?”

“京城。太君,你們的事我都知道了。你們大軍還沒到這兒的時候,我已經進了玉蘭關啪。我召思劉毓這小子準得趁戰亂之際逃跑,所以,就把他盯上了。還真讓我猜對了。這不,他剛想逃走,就叫我給逮住了。”

“曾英雄真乃足智多謀。”

“暖,談不上。”他轉臉劉毓說,“老家夥,說實話,你為什麼要陷害老楊家?”

眾人出說:“不悅實話就揍死你!”

老太君說:“諸位將軍,何必與他多費口舌?來人哪,預備木籠囚車,立刻將劉毓押解回京。交與萬歲發落。”

老大君一聲令下,軍卒依命行事。片刻工夫,一切準備就緒,太君遣將派兵把劉毓押送回京。這話按下不表。

此時,老太君非常高興:“若不是曾英雄前來相助,恐怕劉毓已遠奔鄯善。曾英雄,眼下呼、楊兩家元帥被困黑風嶺,死活不知,還需你多多盡力呀!”

“太君放心。我若打算離去的話,就不露麵了。”

“好!本帥出征,旗開得勝,俱是全軍將士之功。來呀,歇兵三日,犒賞三軍!”

頓時,軍兵們殺牛宰羊,入廚做飯,忙成了一團。玉蘭關城內,—派歡騰。

三日過後,眾戰將來到帥帳,共同商議攻打黑風嶺的戰策陳世忠說;“太君,黑風嶺那個地方,地勢十分險要,鄯善國又在那裏修造了多年,裏邊的奧妙,連我都個知曉。從外表看,沒兵沒將;可是,一旦進去,就休想出來。”

“嗯。”太君說:“兵書雲。知己知被,百戰不殆。’現在看來,最要緊的探明黑風嶺的地形。待弄清山形地貌之後,方劉派兵。”

曾傑一聽,忙接了話茬兒:“走太君,您這一說,我明白了。你們不用商量了,我去吧!待找把地形察看明日,您再發兵。”

“曾英雄,又要辛苦你了。”

“噯!份內之事,但有一件,我不回來,您可不要貿然發兵。”

“好,我們一定等你。”

“告辭。”況罷話,矬子曾傑出了大帳,單人直奔黑風嶺而去。

曾傑走後,達幫戰將就在關內等著。一天,曾傑沒信兒;兩天,曾傑沒信兒。老太君心裏可個平靜了,。唉呀,會不會出事啊?大家夥也挺著急,把五虎大將忽得摩拳擦掌,恨不能立時奔往黑風嶺救出呼、楊兩家元帥。

一晃幾天過去了。這一天早晨,忽聽玉蘭關的西門外,咚!大炮聲作響。太君一聽,忽忙領眾將官,來到帥帳。大家正紛紛議論,忽然飛跑來一個探馬:“報!”

“何事?”

“稟報大帥,大事不好!由打西門外來了—哨人馬,兵馬五萬眾人,戰格上百員,紮下了連營。其中一位大將討敵罵陣,叫太君山馬臨敵。不然,他楊言要踏平玉蘭關!”

“再探!” “是!”

佘太君把金鉗令箭往手中一操:“眾將官,披掛整齊,跟本帥疆場迎敵!”

兩廂的戰將答應—聲,帶好兵刃,飛身上馬。老太君帶領眾將來到西城下,甩噔下馬,邁步奔上城樓。

老人君手扶垛口,往下一瞧,啊呀!下邊兵如兵山,將如將海,刀槍似麥穗,劍戟加柴蓬,連營一道挨一道,帳篷一座挨一座,一眼望不到邊際。陣前,站立著三千人馬,兩杆杏黃緞子大旗迎風飄擺。旗腳下閃出上百員戰將,高的、矮的、瘦的、胖的、花的、白的,盔明甲旁,各跨著坐騎。當中間一杆大纛旗,上繡鬥大的黑字:“三軍司令”。

前邊咱們講過,鄯善國怕一國勝不了大宋,就串通了鄰近的西夏國和大王國。今天來的這股兵,雖然隸屬聯軍,其實全是西夏的人馬。陳世忠被呼延雲飛挫敗之後,不是寫信救援了嗎?鄯善王接到書信,便派這股人馬前來營救。

書接前言。在大纛旗下閃出一匹戰馬,馬上端坐著一人。大夥一看,啊呀!膽小的得讓他給嚇死!怎麼?他長得太難看了:這個人四十多歲,身高頂丈,膀闊腰圓,特別是那張臉膛,長得煞白,眼角和眼眉朝下耷拉著,一雙耗子眼睛,嘴唇往外翻翻著,頦下暴長虯髯,離遠看,活象一個吊客。頭戴帥子盔,背後八杆護背旗,鑲金邊,走金線,身貫黃金甲,外套鹿絨袍,跨下一匹黃驃馬,背背一把大環刀,掌端一根狼牙棒。誰呀?西夏的兵馬大元帥。

老太君在城頭看了多時,心裏想,就這個主,決非一殷之輩!她問陳世忠:“陳老將軍,他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