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幾年的建設,如今美國不僅僅能夠保證本國國民的糧食供應,而且還有多餘的產量可以向其他國家供給。而在整個戰亂中,除了瘟疫未能幸免之外,躲過了其他災禍的加拿大,這些年來也積蓄下了大量的物資,可供交易。相對平靜的南美洲國家也在速度不一地進行著戰亂恢複,雖然不見得能夠像美國和加拿大那樣有著大批物資可以交易,但是卻有著相當旺盛的購買力。如果說海運業能夠重新複蘇,對於如今的中國經濟界無疑是一針強勁的強心劑,令已然有些過盛的生產力終於有了足夠的市場。
這對於陰天樂來說,自然也是個不錯的好消息。有了來自美國的糧食,中國境內一直居高不下的農產品價格終於有了下調的可能。對於需要大量囤積物資的樓蘭城來說,這其間所節省的費用就相當可觀了。而且這樣一來,樓蘭城名下的那些企業,無疑又將會有大量的訂單了。這對於一直以來都是入不敷出的陰天樂來說,也是個好消息。
不過,開放海禁並不是沒有代價,林彬在通告中明確規定,將實行十五稅一的製度。也即是,不管通過船舶運送何物,貨物的十五分之一都要送到日本,如果說是客輪,則是將船票總收入的十五分之一繳入規定戶頭,做為船隻在海洋上的通行稅。而且,所有的船舶必須在其本國登記取得船舶的國籍。不得使用方便船籍或者第二船籍!
象一個人有戶籍一樣,每艘船舶也有船籍。船籍也就是指船舶的國籍。商船的所有人向本國或外國有關管理船舶的行政部門辦理所有權登記,取得本國或登記國國籍後才能取得船舶的國籍。船舶通常是在船東所在國登記入籍,但也有許多船東出於種種原因把其船舶轉到外國去登記,加入外國籍。
由於吸引外國船舶到本國來登記入籍,是一項外彙收入可觀可支出極小的業務,因而有“海上銀行”的美稱。由於利潤豐厚,許多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小國家紛紛開拓外國船登記業務,爭當方便船籍國。有一些國家,為吸引船舶到本國來登記入籍,有意簡化登記檢查手續,降低各種稅費。這些國家通常叫做方便船籍國,在這些國家登記的船舶叫做方便船籍或方便旗船。
早期方便旗船的產生可以追溯到16世紀,主要是為了方便了國際貿易交往。如當時的英國船東,為方便與處於西班牙控製下西印度群島從事貿易,經常懸掛西班牙的國旗航行。現代方便旗船已經出現始於一戰之前,以船東為其擁有的船舶在其本土之外的國家進行登記為標誌。主要出於經濟上的考慮,因為這大大降低了船舶的營運成本。戰爭期間,為了避免與敵對國家的衝突,一些國家的船東也經常把船舶入方便籍。二戰結束後,方便旗船發展迅速,到今天其總載重噸約占世界商船總載重噸的三分之一,對世界航運市場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例如巴拿馬共和國在戰亂前是一個隻有七萬多平方公裏、區區二百餘萬人口的國家,是通過注冊“第二船籍”和“離岸公司”業務逐漸繁榮起來的,在戰亂前,國際海運業的船舶中有超過百分之二十都懸掛巴拿馬國旗。比如中國的********就是世界上掛巴拿馬國旗的三大艦隊之一。由於在境外造船、買船有可觀的關稅,而懸掛巴拿馬國旗的船可以免稅,使巴拿馬籍更加有了吸引力。全世界現在有近20個方便船籍國。在這些國家中,除利比裏亞和巴拿馬外,塞蒲路斯和巴哈馬也是主要的方便船籍國,其他比較常掛的“方便旗”還有馬耳他。百慕大。聖文森特。馬紹爾群島。瓦努阿圖5個國家。這些主要方便船籍國都是國土很少,人口不多的島國。
除了方便船籍國外,世界上還有十幾個“海外船籍地”。這是發達國家為了不使本國船舶流失到外國去登記注冊而采取的一種變通辦法。這些國家在本土之外的某個地方建立第二船籍。這種船籍實際上就是發達國家搞的一種變相方便船籍。也獲得了眾多船舶的船東的青眯。
由於方便船籍國的船舶管理部門對外國船的檢查管理比較寬鬆,對船員配置的要求不嚴,方便旗船發生事故相對較多。據國際運輸工人聯合會統計,海損事故中,方便旗船占了近一半。這一比例遠高於方便旗船在世界船舶總量中三分之一的比例。林彬的這一規定,顯然是為了避免日後發生海上船舶事故時,責任人不明的情況。而林彬卻在通告中明確無誤地規定,如有查出某國船舶使用方便船籍或者說方便旗船,立即封鎖該國的海洋貿易、海洋運輸資格!輕則三五年,重則永久性地禁止其參與航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