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頤這一招,殺心盡顯,若是被擊中,陳數也就一命嗚呼。
可就在這時,天邊突然出現一個身影,見程頤要殺陳數,立馬喊道:“師兄,不可!”
與此同時,來人趕緊運功,陳數瞬間便從程頤的眼中消失了。
“遮天蔽日!”程頤心下驚訝,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這才發現,陳數已到了那人的旁邊!
看到那人時,程頤更是驚訝,一個他萬萬沒有想到之人竟然出現了,不由得脫口而出:“五師弟!”
來的,不是別人。正是孟聖人最小的弟子,葉適!當初正是葉適,從陳不明手中救下陳數,並且將陳數引進儒家!
陳數在儒家住的房子,都屬於葉適。由於有要事要辦,葉適不得不先行離開。
可以說,葉適對於陳數有知遇之恩。而現在,他竟然回來了,而且回來的正是時候,正好將陳數從程頤手中救下。
若不是葉適,陳數甚至打算再利用一次機會,讓桃妖把他從程頤手中救出。
一身白色儒袍,一頭黑發灰了一半,眸若晨星,一臉的書生正氣,孟聖人的五位弟子中,就屬葉適,最有儒者之風。
見葉適擋在陳數之前,程頤心知現在殺不了陳數,抱起已經血流滿地的淮南王劉旭,留下一句話,便往遠處飛去:
“陳數,劉旭通過試練,為至善閣弟子,你這是以下犯上!誰也保不住你!”
陳數刺殺劉旭,隻是給至善閣試練的最終結果,拉開了一個序幕。
劉旭氣海被廢,流血不止,以後能否修煉倒不是最關鍵的,命能不能保住還是個問題。
以程頤為首的儒家弟子認為,陳數作為一名參加試練的弟子,在結果已分的情況下,公然行凶,刺殺淮南王劉旭,以下犯上,論罪當誅!
而以張載為首的儒家弟子,則認為帝陵中出現了極為意外的情況,試練至此,已經不公,劉旭至善閣弟子的名頭,來得不明不白。
更何況,劉旭借機想要坑殺三人,陳數義憤出手,也是他人有錯在先,輕判即可。
兩種截然不同的論調,在桃山爭論,發酵,支持兩派的人幾乎吵翻了天。
陳數在桃山的名聲極好,昔日劉群當街行凶,也是陳數仗義執言,攔下了劉旭,救了許多儒生性命,因此在這件事情上,有許多人選擇相信陳數。
可程頤已經竊取桃山的掌控權,不顧底下一片責罵之聲,要求公審陳數。
今天,便是公審的日子。地點,就在至善閣前。
至善閣前,已經擺上了六張椅子,這六張椅子,分別象征著桃山的六位實權人物,也就是孟聖人與他的五位弟子。
從左邊第一張椅子起,一字排開,從大到小,挨個便是諸位弟子的位置。
張載為大師兄,坐在第二張椅子,程頤為三師弟,坐在第四張椅子,葉適為五師弟,則坐在最後一張椅子上。
包括孟聖人在內的二師弟王充,以及程頤的弟弟程顥,由於不在桃山,因此不會出席。
程頤來得最早,他麵色發黑,一臉陰鬱。這一次至善閣試練,硬生生的被陳數給攪了!
不僅武安王的四子劉群被廢,更是讓武皇三子,當今淮南王險些被殺!現在依然昏迷不醒,也不知能否救過來!
這兩個人,他程頤早就已經向某個大人物打了包票,劉旭入至善閣,劉群入較次的仁閣,可現在,弄成這幅模樣,根本交代不了!
對於陳數,程頤這一次是下定了殺心!就算是張載和葉適,都休想保住他!
不一會兒,張載和葉適也一並到了。張載和葉適走到第一張椅子上,麵對著一張空椅,低頭深深一揖。
第一張椅子,是孟聖人的位置,即使聖人不在,作為弟子,他們兩人也想表示對老師的尊敬。
看著張載與葉適的所作所為,程頤卻是不屑,孟聖人也許早就已經死在了荒郊野外,現在桃山之主,是他程頤!
同樣作為弟子,程頤的態度,與張載葉適二人相差太多。
伴隨著三人的出現,至善閣前圍得人越來越多。既然是公審,自然誰都可以看。
程頤之所以選擇公審這種模式,便是想在桃山所有人麵前,重新抖一抖自己的威風!
人越聚越多,一個個圍在至善閣前,交頭接耳,好不熱鬧。
再過了一會兒,陳數的身影終於出現。隻見他一身青色儒袍,腰間配著一把重劍,一步步走來。
圍在至善閣的人,見陳數來了,紛紛讓開一條路來,那些熟悉陳數的人,一個個憂心忡忡,誰都看得出來,程頤這是想要在眾人麵前折辱陳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