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成為鄭未喬口中的種子選手,盛彥輝確實十分出眾。他所演奏的第一首曲子是莫紮特小提琴奏鳴曲中的Op.18,這是一首非常考驗技巧的曲子,盛彥輝自然是出色地完成。
輪到他下場的時候,這盛彥輝還特意走到戚暮的身邊說了幾句話,大意就是一些“我很榮幸能與你再次同台”、“期待你的表現”之類的話。
這話聽得鄭未喬是慚愧不已,而戚暮倒是一派雲淡風輕地笑著應了回去,似乎真的與盛彥輝很熟悉似的,一點禮節都沒拉下。
而等到戚暮上台的時候,已經又過了幾個選手。
戚暮所表演的第一首曲子是《愛的場麵》,這是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曲子,或許不是他最巔峰的作品,卻是這位小提琴大師一生中最為重要的幾首曲子之一。
帕格尼尼是中世紀歐洲最為出眾的小提琴家,甚至可以說是曆史上最當之無愧的小提琴之王。這位偉大的小提琴大師一生留下了數十首小提琴曲,幾乎每一首都能算上是神之手筆。
而這一首《愛的場麵》背後還有一個故事:傳聞當初有個名叫荻達的貴婦與帕格尼尼相戀,要求帕格尼尼譜寫一首曲子表達對自己的愛戀,並且隻能用兩根弦演繹。
放在別人身上,這要求恐怕太過為難,但是如果對象是帕格尼尼,則再簡單不過。
這位驚才豔豔的小提琴大師有個外號——
單弦狂魔。
在他一生所留下的經典曲目中,有幾首便是驚駭到用一根弦來演奏整首曲子!
而《愛的場麵》便是一首雙弦曲,用E弦代表女子、G弦代表男子,遙相呼應,最後用激昂熱烈的雙重奏,深深地打動了那位貴婦。
如果說盛彥輝的那首莫紮特小夜曲Op.18是場市級比賽,那《愛的場麵》已然到了全運會的程度。當評委們看到表演曲目上居然是這首曲子的時候也是吃了一驚,華夏音樂家協會的榮譽會員錢振華說道:“這首曲子非常考驗演奏技巧,沒想到居然會有人選擇用這首曲子當作第一首表演曲目啊。”
三首表演曲目中,大多數人第一首都選擇技巧性較強的,第二首選擇情感表達較突出的,第三首則選擇自己最為擅長的。
“我很少在比賽中聽到有人用帕格尼尼的曲子當技巧性展示的啊!”錢老感慨道,“這個小朋友是叫什麼……戚暮?這名字有點熟悉啊,這是不是……是不是……”
“好像是戚駿的兒子吧?”坐在旁邊的評委說道。
忽然聽到一個熟悉的名字,卡爾教授詫異地轉過頭,用結結巴巴的中文問道:“戚……戚駿?是S市交響樂團的戚駿嗎?”
錢老歎了聲氣,道:“確實就是他了。八年前他和夫人一起出了事故,聽說隻留下了唯一的兒子。”
卡爾教授似懂非懂的點點頭,沒有再說什麼,而一旁的其他評委也不再多說,卻沒有人發現坐在正中央的這個大胡子洋人忽然小聲地嘀咕了一句德語:“是那個……天才兒童?”
而這些,戚暮都是不知道的。
選擇《愛的場麵》是戚暮計劃已久的。
想要奪冠、想要讓人印象深刻地奪冠,選擇一些簡單的曲目是絕對不可能的。而再難一些的比如帕格尼尼的24首隨想曲,原主畢竟多年不拿琴,想要短時間內練成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戚暮便這種選擇了這一首《愛的場麵》。
但是就是這一首戚暮認知中“難度中上”、“炫技一般”的樂曲,卻給在場許多人造成了極大的視覺性衝擊!
G弦位於小提琴四根弦的最左側,是琴弦最粗圓、聲音也最粗獷的一根;
E弦位於小提琴四根弦的最右側,是琴弦最纖細、聲音也最高昂的一根。
這種大幅度的跨越要求琴弓左右搖擺的幅度極大,不僅僅要準確地擦住兩根琴弦,還要更精準地保證熱情如火的感情互相傾訴。於是舞台下,眾人隻見到青年漂亮如白玉似的手指飛快地在琴弦上移動著,而那娓娓動聽的聲音便從小小的琴孔中傳來。
戚暮真是生了一雙極其奪目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