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起來,天陰沉沉的下起了蒙蒙細雨。高安道:“爺,這可怎麼辦?我們還是回去吧。”龍浩青想了想道:“回去!”於是兩人去買了雨披,冒著蒙蒙細雨返回了西陵官署。誰知這雨一下就是半個多月,等到天晴陽光普照,已經是十月初九。同時京城傳來消息,說安南王李青珍父子三人自請去漠北征守,天子已經準詔,下月便離開京城去漠北。
十月二十二日,天氣漸漸變冷,龍浩青正思索著想再去一次西祁山,卻見靖安王府家將龍彪飛馬來報,說三歲的小世子龍應弘病重,竟然在昨天中午飯後昏彌不醒,太醫說很危險,所以李王妃讓人來報信告知,希望王爺回去看看。龍浩青聽了,讓龍彪先回去,囑咐讓太醫好好醫治,自己隨後回皇城。
十月二十四日一早,龍浩青帶了高安離開西陵返回皇城。經過西祁山時,龍浩青立馬站了好久。在高安的催促下,龍浩青才不舍地飛馬前奔,又告誡高安,自己在西祁山的事情不能讓任何人知道,若有人知道,唯高安是問。高安自然不敢吭聲。
二十五日近午時,龍浩青回到靖安王府,卻聽了一陣哭聲。原來,今天早上辰時,小世子龍應弘最終醫治無效死去,隻把李王妃氣得當場昏厥在地。眾丫頭扶到床上,讓太醫查看了好久,李王妃隻是流淚不止。龍浩青得知龍應弘已經故去,也不由長歎,轉身去了書房。而李王妃得知龍浩青已經回府,聽說龍浩青得知小世子龍應弘已經去了,就陰沉著臉進了書房,不由渾身一陣冰涼:眼下唯一的兒子已經走了,想到龍浩青對自己的冷情,隻怕今生再也無法有孩子。頓時,李王妃心若死灰。
二十八日,李王妃的繼母也就是龍浩青的姑姑,還有李王妃的兩個嫂子來看望李王妃。三人見李王妃不僅麵容憔悴萬分,且心若死灰,忙再三勸慰。李王妃不敢再說龍浩青的不是,隻是含糊答應三人。三人沒有見到龍浩青,隻高安來說,龍浩青因喪子之痛,在書房靜養。三人也都相信,在李王妃那裏略坐了一會,才告辭返回安南王府。
十一月初二,安南王李青珍父子離開京城去漠北。同日下午,天子龍易天在承德殿召見了靖安王龍浩青。龍易天問道:“現在西陵進展如何?”龍浩青道:“進展很慢,前些天一直下雨,停了半個多月。”龍易天看著龍浩青道:“那你覺得在那裏怎麼樣?監造皇陵與帶軍行兵布陣,哪個更合適你?”龍浩青道:“父皇讓我做什麼,我就盡量做什麼。監造皇陵比帶軍清閑些。”龍易天道:“這麼說你還更喜歡去西陵了?”龍浩青道:“可以這麼說。”
龍易天見龍浩青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又問道:“南安王自請去征守漠北,朕也同意了。如今他們父子都已經離開京城。他們府上的二郡主,也就是你王妃的妹妹也去了你太子皇兄那裏,聽太子說,這個二郡主很不錯,能文能武的。如今你府上這個樣子,你就沒有一絲後悔?”龍浩青道:“回父皇,兒臣不後悔。不過既然父皇說起安南王,兒臣想提醒父皇一句,漠北是我朝邊關重地,不應當派這樣一家人去征守!”
龍易天聽了,看著龍浩青道:“那你說說說理由!李青珍這個人朕在進關前就已經查得清楚,他是靠自己的真本領才成為一方豪傑的。沒有一定的魄力,哪能成為水朝重將?朕也可以坦率地說,若李青真珍不投靠我們,隻怕我們要進旗雲關也不是那麼容易!”龍浩青聽了看著龍易天道:“父皇這樣說,兒臣想,當年水家天子也應當這樣想這樣說過。若水家天子不重視李青珍,哪會派他多年征守旗雲關?兒臣還聽說,就是在我們進關時,水家天子還在讓後宮嬪妃捐獻首飾湊銀錢要給李青真珍送去。父皇是英明霸主,是我們龍族所有人的驕傲。但是,對李青珍這樣的人,雖然他對我們龍族進關有大功,給他多少富貴也沒有什麼,但如此重用,將來父皇就不怕他變第二次?父皇應當明白,水家天子虧待誰,可絕對沒有虧待李青珍!”
龍易天聽了,心裏一沉。這個老四,不虧人稱戰神,這個何嚐不是自己擔憂的!龍易天道:“浩青,你什麼時候有這想法的?”龍浩青平靜地說道:“不瞞父皇,自打我們進關開始,兒臣就瞧不起李青珍這樣見風使舵,背主求榮不忠義的小人。這樣的人隻可利用不可重用!”龍易天道:“所以你冷落他的女兒,拒絕再娶他們府上的二郡主?”龍浩青道:“兒臣不想瞞父皇,正是這樣!兒臣想提醒父皇,李青珍想方設法將女兒嫁給我們兄弟幾人,父皇有沒有想過,若他們都得寵,生下眾多皇子王孫,對我們龍族皇室,利多還是弊多?”
龍易天聽了,沉思不語。過了好一會,龍易天道:“明年春上會選一些秀女進宮,到時父皇再賜兩個出眾的女子給你,你可要好好為我們龍家開枝散葉。剛才的話,隻有我們兩人聽見,你可要管好你的言行!朕不想在外再聽這樣的流言蜚語!”龍浩青道:“父皇關心兒臣,兒臣銘記在心。至於女子,兒臣隻有主張,不想勞父皇操心。李青珍的事,兒臣隻對父皇一個人說。若父皇沒有什麼事情,兒臣明日就返回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