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經濟(1 / 2)

這裏的人不太會做魚,洛陽一帶在長憶樓的帶動下,魚類料理的做法有了質的提高,但是鷺安郡這邊卻還是老樣子。在紅二跟王祟林說了海魚比河魚更好吃之後,王祟林就派了廚子過來,紅二還教給他們一些海鮮的新吃法,馬上海味鮮酒樓就開起來了,順帶著酒樓邊上的店鋪也被王祟林買了下來開起了海貨專賣店。

不過光吃海鮮也是會吃厭了,紅二就惦念起各起蔬菜來,要說這裏的山這麼多,怎麼會隻有幾種蔬菜能吃呢,一定是這裏的人沒有發現新型蔬菜的眼睛。為了增加蔬菜的種類,紅二調了罪民村的人上山找能吃的蔬菜,這也讓紅二想到山上還能產菌菇,就順便科普了幾種常見了菌菇,讓鷺安郡的人餐桌豐盛了不止一點點,吃出滋味來的各個官員都有些舍不得走了。

當然,每次紅二做新的海鮮,頭一個嚐鮮的就是楚立新。兩人的關係在外人眼中簡直是個謎。要說兩個關係親近,這是肯定的,沒看到這一路上楚立新又讓人送獵物又是摘果子送花的,哄得紅二眉開眼笑的。可是在外人眼中紅二隻是一個侍女,與楚立新實在不配,加上兩人的態度……別人打趣楚立新什麼時候收了紅二,楚立新會一本正經告誡那人不可以用那樣的眼光看紅二;別人打趣紅二什麼時候從了楚立新,紅二會露出你說的那是什麼蠢話的表情,認真的說對方想多了,她和楚立新之間關係純潔著呢。

一直強調沒有特殊關係的兩人在外人眼中怎麼看都像是一對小情侶。

楚家近來風頭太盛,楚立新來鷺安郡一來是為了避避風頭二來是為了監視神女門,三來,跟著紅二混挺好。紅二想到哪是哪,做事風風火火,他每次都看得提心吊膽,可是每次她還都能做成,不愧為神女門的人。可是她也沒有隻顧著做事,還很會享受生活,她來到鷺安郡後弄出多少好吃的,連帶著來鷺安郡的人都變多了,大家有的來嚐鮮有的來批貨。

不過他這次跟來鷺安郡還真的是來對了,不止飽了口福,還開了眼界。紅二好像什麼植物都認得,她已經從罪民那兒收了不少新型蔬菜,並且種下去準備留種,還有一串土疙瘩,紅二很激動的表示這土疙瘩叫土豆,又好種又好吃。當時聽得他都流口水,他在紅二的喂食下,漸漸也有變成吃貨的趨勢。最要緊的事,紅二發現的這些東西,將來都是會獻給鄧科達的。

紅二才不會藏私,鷺安郡沒有兵力,藏私容易招禍。周平也說若是有好的作物還得獻上去的好,哪怕換些物資換些賞賜也好。到了這年夏天,水稻可以收割了。種著郡裏給的秧苗的水田裏,一排排的水稻被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腰,看得負責侍弄的老農們眉開眼笑。跟這幾塊田裏的稻子一比,他們自家種的收成就沒這麼好,果然好的種苗就是不一樣。

鷺安郡的稻田一向是每年種一季的,不過來進行農業指導的人說今年起要開始種兩季,種兩季的關鍵是肥力要跟上,有了上麵傳下來的製肥方法,不少百姓都覺得種兩季也不是不可以。水稻收割的時候各地的縣令都去瞧了一眼,哪怕有些人對農事並不是很懂,但也知道這次的稻子比以往見過的都好,消息很快傳到了鄧科達那兒,他對紅二手中稻種很是眼熱,哪怕那是王祟林買來送去的,他也覺得這種子到了紅二手中肯定被動過手腳變得跟市麵上不一樣,這樣一想,他就讓王祟林去跟紅二要新種子。

既然鷺安郡自治,連朝廷派去的人都要調回去了,鄧科達當然不能隨便跟他們要東西,他知道王祟林一直跟紅二有來往,由他出現是最方便的。王祟林是個老實人,至少他在美人或者美人的摯友麵前是老實人,他一麵轉達了鄧科達的意思,一麵也直言若真有好稻種他也想要,王家在江南置了不少田產,要是全種上新稻種收成肯定會增加不少。

紅二一口答應的同時表示稻種有限,鷺安郡自己也要留,第二季水稻收了之後可以給他們一半,當然他們得用五倍的糧食來換。兩人想了想都答應了,不過要求派人來這裏學習經曆,他們可都聽說鷺安有不少種田的法子可以增加產量。對紅二來說,多來人還能刺激當地消費呢,為什麼不答應,來呀,來多少都可以。

果然,這些人學成回去之後買了不少海貨回去送禮。紅二默默地想,她是不是不應該先搞農業,而應該直接開發旅遊業呀?

當然,趁著這些人來觀摩的機會,鷺安郡招賢榜也給掛出去了,直言明天開春招聘縣令。這消息一出,鷺安郡不火都難。紅二這招法跟現代的招聘差不多,先報名再審核再筆試再麵試,除了最後一關需要智囊團的人出現,其餘的活黑木一個就能包圓。

原先打算走了一些官員心思也活,他們是想走,但是家中的親戚或者同窗想當官的不少,把這個消息傳給他們聽聽也許有人有興趣呢,若是他們來報名,趁著自己沒走給他們活動一下,這位置不就妥妥地給他們了。不但是他們,那些鄉紳富戶皆動了心,反正報名又不要錢,先報了再說,去試試也沒有損失。也因為如此,郡政所前的報名處每天都有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