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四章 一見君臣相恨晚 施仁德政眾歸心(1 / 2)

方孝孺的官位是翰林侍講,屬六品,官服是深綠色的青袍繡鷺鷥,去見建文帝之前,他小心地一再打理儀容,佩九銙銀帶,執竹木笏去禦書房了。

到了禦書房,隻見一位年輕男子頭帶烏紗折角向上巾既是翼善冠,身穿圓領窄袖黃袍,前後及兩肩各繡一隻盤龍,腰纏玉帶,腳登皮靴,相貌平平但慈眉善目帶著秀氣,舉行溫文爾雅,身材高瘦。那男子正是建文帝,他正翻看奏折,方孝孺跪下叩首道:“臣方孝孺叩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建文帝連忙站起繞過書桌,下去親自扶方孝孺起來,溫言道:“先生請起,先生是翰林侍講,雖然品位不高,但從此之後先生要為朕說解儒家經典,修書撰史,起草詔書,為皇室成員侍讀,擔任科舉考官,先生也算是帝王師,在朝堂上行君臣禮,但入了書房,先生是老師,不必行君臣禮了。”

方孝孺惶恐道:“臣豈敢?”建文帝轉頭吩咐太監:“快給方大人一張椅子。”方孝孺道:“臣站著就好。”建文帝微笑道:“先生是朕的帝師,在書房裏不必站著了。”太監搬來椅子,建文帝硬按方孝孺入座,再回書桌後的椅子坐下。

方孝孺感動中略感不安,坐著拱手道:“臣何德何能,得到陛下的垂青?”建文帝說:“先生過謙了,早在洪武十五年,大臣吳沉和揭樞就推薦過先生給先皇了。”方孝孺撫了撫烏黑的短須回憶道:“臣在次年的正月在奉天門被先皇召見了,當時先皇讓臣寫一篇《靈芝甘露論》。”

建文帝道:“朕也聽說了,先皇看了先生的文章後驚歎先生是異才,先皇還讓先生去見了先父,對先父說先生的才幹曆練了,年歲長了,就可以讓先生輔助了。”

方孝孺歎道:“第一次見先皇,雖然沒有得到一官半職,但先皇英明,後來臣被卷入一場官司裏,臣被捕入京,先皇看到名單中有臣的名字,就放了臣。到了洪武二十五年,臣再次被推薦而被先皇召見,但先皇說現在還不是用臣的時候,但因為被朝中大臣多次舉薦,先皇就授臣一個漢中府學教授的職位。”

建文帝不以為然地搖頭道:“教授司的教授不過是一個從九品的學官,以先生的才德,這個職業也忒大材小用了。”方孝孺拱手道謝:“謝陛下抬舉,當時臣已經三十六歲了,一年之後,蜀王朱椿就找上臣,要臣做蜀王世子師,臣在漢中,幸得蜀王父子的照拂,生活安定。蜀王是一位賢王,他幫忙臣的老師宋濂先生的長孫一家與宋先生的墓遷移到了cd。”

方孝孺回憶起第一次被請到蜀王府裏,蜀王朱椿就說:“久聞先生賢名,先生的老師宋濂先生曾是朱標皇兄的老師,如果先生肯做本王的世子師,將會是世子的一大幸事。”方孝孺謙讓道:“王爺過獎,我是一介寒士,世子的老師怎麽輪到我?”

朱椿笑道:“先生請勿推辭,來人,拿那箱子來。”蜀王府的家丁拿出一個小箱子,一打開,裏麵全是小白銀錠,方孝孺被嚇到了,連忙站起來搖頭道:“王爺萬萬不可!這太客氣了,我怎麽受得起。”家丁捧著銀兩走近,他連連後退,朱椿快步走過去拉住了他的手臂,叫當時年僅六歲的世子朱悅燫:“悅燫,還不快點拜師?”

朱悅燫上前跪下道:“學生拜見老師。”方孝孺嚇得也連忙對世子跪下,說:“世子請起,這萬萬使不得,小人怎麽受得起?”朱椿笑著拉起方孝孺說:“這個是你的學生,先生當然受得起。”方孝孺起來後也趕緊扶起了朱悅燫,說:“王爺厚愛,小人自當盡力教好世子,但束脩不可如此貴重,小人是不可以接受的。”朱椿欣然道:“這個不是重點。”結果還是派人送了白銀到方家,拿回蜀王府退還,下次還是派人送銀。

建文帝點頭認同道:“蜀王叔叔的人是很好的,皇爺爺以前就叫他蜀秀才,他一向愛惜人才,當然不會放過先生。現在朕也成了悅燫弟弟的同門師兄弟了。”方孝孺欣慰笑道:“蜀世子聰穎和善,臣能教導過蜀世子,是臣的榮幸。”建文帝道:“朕可以理解為什麽皇爺爺連續兩次讓先生碰壁,先皇建立了大明皇朝之後,最早跟他南征北戰打天下的將領們也手握兵權,這些人的淮西勳貴漸漸成了一個龐大的勢力集團,這種君弱臣強的局麵是先皇不允許的,他以胡惟庸桉與藍玉桉來做切點,幾乎誅殺了所有的開國功臣,他是治亂世,用重典,他要剛猛治國,而先生與先父都是主張要仁義禮治的,當時的環境不太適合皇爺爺用,但現在不同了,該是用文治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