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安慰道:“弟弟勿怕,我們是手足兄弟,我不會傷害你的。”就這樣,朱棣收納大寧諸軍及三衛騎兵為己用。一路上,朱棣對朱權許諾道:“弟弟,我這樣做也是迫不得已,事成之後,我會補償你,我們兄弟平分天下,不是很好嗎?”
朱權被朱棣變相綁架,隻好見步行步,跟著朱棣一起回北平了。當時天氣嚴寒,燕軍到了孤山,北河沒有船,朱棣向天祈求:“天若助我,今夜河水結冰。”一晚過後,河水真的結冰了,朱棣大喜,連說天助我也,帶兵過河。
燕軍回到北平,見李景隆的軍隊在城外有九壘,便攻擊李景隆的軍隊,城中的人見燕軍回來,開城門殺出,內外夾攻之下,李景隆軍隊被殺得屍橫遍野,李景隆嚇得麵如土色,帶著殘兵回德州。
李景隆戰敗的消息傳到黃子澄那裏,黃子澄大驚失色,坐立不安,因為李景隆是他推薦的,如今用兵如此不力,這令黃子澄很難麵對建文帝,尤其是齊泰對他之前出爛主意,以致放過了朱高熾兄弟三人,害朝廷少了對付朱棣的人質一事,十分不滿,而且齊泰之前也是很反對任用李景隆的,現在李景隆吃了敗仗,更是坐了口實,被齊泰捉住把柄責備他了,一想到齊泰痛恨的眼光,與建文帝失望的神色,黃子澄背後發冷,硬是把敗仗的消息擋了下來,反而說成是交戰勝利了,但因為天氣寒冷,不方便行兵,李景隆便先回德州,春天再出戰,建文帝信以為真,不去懲罰李景隆,反而封獎他為太子太師。
李景隆之前也擔心受罰,但朝廷不但不懲罰他,反而嘉獎他,他也莫名其妙,後來黃子澄暗中告訴他原因,他才恍然大悟,十分感激黃子澄為他掩飾。春天再出戰也正合他意,李景隆便全國招兵買馬。
到了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春天,李景隆在各處收集了兵馬五六十萬人。同時大同被燕軍攻擊,李軍馬上去大同救援,出紫荊關時,早春的餘寒冷壞了不少李軍的人,朱棣反而在這時回北平了。李軍聽到這個消息,歸家心切,拋棄了無數鎧仗以便速行,其中有些人又冷又餓,死亡了一些人數。
不久朱棣那邊的探子報道:“李景隆回德州一個多月後,與武定侯郭英,安陸侯吳傑等人進兵真定,得兵六十萬,列陣數十裏。”朱棣對諸將強笑道:“李景隆這無能的東西,他不知道人多易亂,前後不相應,左右不相謀,將帥不專,號令不一,何能成事?你們嚴陣以待,不要怕他!”話雖如此,但諸將麵上還是神色不安。
張玉道:“何不先往白溝河,扼住要害,以逸待勞?”朱棣點頭道:“言之有理。”便帶兵出發,渡過五馬河,直抵蘇家橋時,突然聽到炮聲,伏兵猝起,南軍都督平安持矛攻來,然後都督瞿能父子也騎馬殺了過來,逢人就砍。燕軍一時之間被殺退了,軍隊也亂了。這時朱棣的手下太監狗兒,千戶華聚,還有百戶穀允,三個跳了出來與平安廝打,雙方打到日落。
第二天,李景隆與魏國公徐輝祖等人奉命去援助,一群人商量後,把火器埋在地下,引燕軍來到陷阱處,把燕軍炸得死傷無數,焦頭爛額地逃跑,逃跑很長時間,天黑後到了白溝河,這時隻剩三個騎兵,渡了河後直達北岸,在自己的營地休息。
次日早上,張玉帶中軍,朱能帶左軍,陳亨帶右軍,房寬為先鋒,邱福為後應,共率步兵十餘萬,浩浩蕩蕩地過河。朝廷軍那邊,瞿能父子約了平安先後出馬,遇上房寬先鋒,平安衝峰陷陣,打得燕軍先鋒落花流水,張玉等人見房寬的先鋒敗了下來,都怯場了。朱棣見不對勁,大喝一聲,帶著數千人衝到陣前,朱高煦帶著張玉繼續衝,雙方殺得天昏地暗。
朝廷軍放箭射燕軍,朱棣換馬都換了三次了,射盡了箭,朱棣用劍連續砍傷幾人,劍缺折了,身邊騎兵中箭,從馬背上倒了下來,朱棣綺上那匹馬向北逃,明將徐能追過去喊:“別跑,我要捉你了!”朱棣揚鞭假裝招手下,徐能以為會有伏兵,不敢追得太緊。那了一會兒,朱高煦趕過來救朱棣,朱棣又回頭攻擊朝廷軍,平安善用矛,刺死了燕軍的北軍統領陳亨,徐忠來相救卻被平安砍斷兩根手指,徐忠包住傷口,繼續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