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的九名韓氏子弟也不差,雖無韓猛的那般威猛,但就武藝而言,人人不輸已軍最為勇猛的成齊多少,九條長槍九匹馬便衝開了九條闊路來。已軍能與之相比的,恐怕隻有成齊、餘化、楚護、甄戈及初來的郝昭等區區五人。
何白見了韓氏子弟的武藝之後,暗自點頭,看來麾下有大量驍將,在針對突襲遭遇戰時,還真是不錯的。之前何白對猛將有所誤解,在後世常看到什麼萬人敵之猛將,初時還以為這是個人的武功真的能夠擊殺一萬人呢。
然而敵軍在對上擅長隊形陣列的已軍時,因為已軍能夠快速的成陣,散亂而戰的時候很少,所以驍將的效能不顯。直到在近時統軍日久,通過對古今戰法的大量對比,這才有所明悟。古代作戰很慢,除了遭遇戰與埋伏突襲戰,從出兵到布陣,再到開始作戰,都是以小時來計算的漫長時間。
而且成陣布陣本就緩慢的古代軍隊一旦成陣,無令根本不能亂動。猛將欲想衝陣破陣,也不是太難,隻需借用馬匹之力,通過陣與陣之間的空隙衝突,隻要對方無機動猛將的阻攔,士兵也不去理會,基本上是縱橫無敵的。
猛將隻要在敵陣之中不被敵兵的小陣圍困住,並大肆的屠殺敵傳令兵,或射殺小陣之中的指揮軍官,徹底打亂敵軍的指揮係統,幫助已方的大軍以極小的代價擊敗敵軍,這便是猛將的主要作用。
猛將的含義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光明磊落的刺客之意。明知他來刺殺你,卻還能成功,這便是猛將。能在萬軍之中縱橫無忌的,便是所謂的萬人敵了,而不是說他們真的能力敵萬人。
傳說中的武將單挑,那是在大戰前兩軍的戰力試探而已,也可以說是對敵軍衝陣猛將的消耗。如果在戰前就對敵方的衝陣猛將進行大量斬殺,便可以讓已軍的指揮係統不被打擊到。如果已軍單挑失敗,就有可能遭到來自敵軍猛將的衝陣打擊,從而有戰敗的可能。
說猛將重要,卻也沒有後世書中說得那麼重要。說猛將不重要,但無論是誰,也不能忽視其對大軍作戰的重要性。但真的如後世書中說的,每場大戰都是以主將的武藝、勇猛度、單挑來定勝負,那絕對是個笑話。
需知古代的每場戰爭都是由一個個小陣之間的相互搏殺而組成,再通過主將不斷的調兵遣將攻擊、防守或支援,以已之優勢攻敵之劣勢,不斷的積小勝為大勝。攻破敵之一翼,對敵形成包圍之勢,最終擊破敵軍,這才是最終取得勝利之方。
以主將之身放棄對全軍的指揮,親自領精兵衝鋒陷陣,都屬大忌,更別提親自出馬單挑一事了。所以自何白脫離了公孫瓚軍之後,幾乎無衝陣與單挑之例發生,無了血戰經驗,也因此武藝始終難有長進。
羯胡暴亂者被韓氏子弟衝了一陣後,本就士氣大衰,再被成齊等布陣如同推土機一般的橫推過來,頓時徹底崩潰,紛紛四散而逃,驚得整個死寂的大營都沸騰起來了。
何白懼怕全營的羯胡人一哄而散,於是急止了還欲衝鋒的諸人,令成齊等人暫退返回統軍,聽令行事。又命數騎於營中奔馳大叫,“今日之亂,從者不怪,隻誅為首一人。有人出首,賞錢十萬,全家自由,放歸任走。”
傳令兵的大叫讓大營的亂子漸漸的平息下來,暴亂未成,羯胡人人驚恐,生怕何白會下令大肆屠殺。此時傳令兵一叫喚,人人頓時都有了僥幸之心,再想太原都尉出錢又出力的求購羯胡人為奴,想來是不會大肆屠殺的,不然不是平白的浪費錢財麼。
想到此處,驚恐的心便漸漸地平複下來。再想到挑起眾人恐懼之心暴亂的那人,眾人立時一陣大怒。雖然不信太原都尉的足衣足食恩養保證,但是縱然為奴,也無性命之憂。就算苦些累些,可在哪裏不苦,哪裏又不累?
可是那人卻偏偏挑起了眾人的恐懼,想要劫持太原都尉破營而逃。卻渾然不想失敗了又如何?幸好之前沒有發生大禍,要是一不小心傷了太原都尉,太原都尉的屬部一怒之下血洗全營,羯胡人老幼豈不盡糟屠殺?
思到此處,羯胡人立時滿腔怒火的糾出了那名為首之人,將之死死的綁住,望大營主帳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