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不同習俗各異(1 / 3)

正如維吾爾族人民將饢這種食物發展為民族飲食文化的標誌,其他民族也有自己的飲食文化特色。

?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十六個民族的大家庭。我國眾多的少數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了自已獨特的飲食習俗。下麵,我們來介紹中國幾個主要民族的飲食習俗。

1.壯族的飲食習俗

壯族人喜歡吃醃製的酸食,以生魚片為佳肴。主食有大米、玉米、木薯、紅薯。尤其是有一種叫五色飯的花糯米飯,獨有特色。每逢節慶日,家家戶戶都要蒸製並相互贈送花糯米飯,以示祝賀。此外,粽子、糍粑和米粉也是壯族過年過節的食物。為了禦寒壯族婦女還有嚼檳榔的習俗。

2.滿族的飲食習俗

滿族人以五穀雜糧為主食,一日三餐,習慣早晚吃幹飯或稀飯,中午喜食用黃米或高粱做的餅、糕、饅頭、餑餑、豆包、米團子等。

還愛吃血腸和白煮豬肉。副食有各種蔬菜。甜食也是滿族人喜愛的主食。“薩其馬點心就是滿族的傳統食品。此外,滿族人也在逢年過節時吃鉸子,陰曆除夕要吃“手扒肉”。

3.回族的飲食習俗

回族在我國人口較多、分布較廣,以寧夏回族自治區為主,在甘肅、陝西、貴州、青海、雲南、北京、天津等省、市、自治區也有大小不等的回族聚居區。

回族信仰伊斯蘭教,開齋節,是穆斯林的兩大節日之一。時間是回曆(即希古拉曆)的9月29日或10月1日,在我國新疆地區又稱肉孜節。按伊斯蘭教規定,回曆9月為齋月,穆斯林要齋戒一個月,到齋月結束時要尋看新月,見到後次日開齋,如未見到,則開齋順延,但一般不會超過三日。開齋節前,穆斯林要按本人家中人口向窮人發放開齋捐(相當於一人一天的生活費),錢物均可,並做開齋節的拜功等。節日上午,穆斯林要淋浴、刷牙、穿最好的衣服。去清真寺舉行“合禮”儀式等慶祝活動,爾後互祝節日幸福快樂。一般的家庭都備有各種佳肴,宴請賓朋,互相贈送禮物。開齋節一般為期三天。

回族人一日三餐,飲食習慣與漢族差別較大。回族日常飲食因聚居各地區的主要農產品不同而略有變化,以麵粉、大米為主,輔以玉米、豌豆等雜糧。回族人喜歡吃牛、羊、雞、鴨肉和帶鱗的魚類,愛吃蔬菜。但不吃馬、驢、騾、狗的肉,尤其忌食豬肉。不食動物的血液,不食自死的禽畜和非穆斯林宰殺的牲畜和牛羊肉罐頭.也不吃非清真店製作的食品。

回族人熱情好客,總以好茶好飯款待客人,還以給客人加菜加飯為敬。回族一般不嗜煙和酒,喜歡喝茶。回族給客人倒茶、端茶等都使用右手,客人要雙手相接,否則視為無禮。

4.維吾爾族的飲食習俗

維吾爾族重主食,不講究副食,但做菜心須有肉,無肉不成菜。“白麵”是平時最好的儀器,常見的麵食為“饢”。一般一日三餐,早飯喝奶茶或茶水,吃“饢”,午餐是各類主食,並有副食佐餐,晚餐也為“饢”和茶,有時也有副食。喜慶節日或待客常吃“抓飯”,這是一種用羊油、胡蘿卜、葡萄幹、洋蔥等和大米做成的民族風味的甜飯,因用手抓食,故得名。

抓飯“。

5.苗族的飲食習俗

苗族半數以上居住在貴州,其餘分布在湖南、雲南、廣西、四川等地。苗族人的食物以大米為主,輔以包穀、小米、高粱、小麥和薯類等雜糧。苗族人最喜食糯米。副食品主要有瓜類、豆類、蔬菜以及作為佐料的辣椒、蔥、蒜等。肉類有豬、牛、羊、雞、鴨及魚類。

苗族人口味以酸、辣為主,尤其喜食辣椒。日常菜肴主要是酸辣味湯菜。酸菜味鮮可口,製作方便,可生食,也可熟食。平時吃新鮮蔬菜或瓜豆,苗家也摻些酸菜或酸湯。令人增加食欲。此外,苗家的酸湯煮魚是風味名菜,做法是將酸湯加水、食鹽煮沸,取鮮活魚去苦膽,入酸湯中煮製而成,此菜肉嫩湯鮮,清香可口,一年四季都可以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