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守為攻,意即先不動聲色,靜聽其言,等待時機,一旦時機成熟,抓住對方言辭中的“突破口”,以此切入,反守為攻,使對方無法爭辯,從而達到拒酒的目的。
下麵是反守為攻之法的兩個絕好例子。
劉某新婚大喜之日,當酒宴進入高潮時,某“酒仙”似醉非醉、侃侃而談,請三位上座的來賓一起一人“吹”一瓶。麵對“酒仙”言辭上的咄咄逼人,三位來賓中的一人站起來說:“我想請教你一個問題,‘三人行,必有我師’,這是不是孔子的話? ” “酒仙”隨即答:“是的。”來賓見其已入“圈套”,便說:“既然聖人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你又提議要我們兩人一起喝,你現在就是我們兩位最好的老師,請你先示範一瓶,怎麼樣? ”這突如其來的一擊,直逼得“酒仙”束手無策,無言以對,隻得解除“酒令”。
此番拒酒,妙就妙在某來賓不動聲色,靜聽其言,然後抓住“酒仙”言辭中的切入點,提出問題。悄悄布下個“圈套”,誘使其說出(或同意)與自己相似的觀點,請君入甕,隨即“收攏圈套”,以“諾”攻“諾”,反戈一擊,達到製勝卻酒的目的。
1943年,國民黨頑固派妄圖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蔣介石密令胡宗南調集60萬精銳部隊,準備“閃擊”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黨中央在軍事上做好準備的同時,委派周恩來赴西安與胡宗南進行交涉。
胡宗南清楚周恩來有豪飲的海量,便召集了一批黃埔軍校的校友,現任將級軍官30多人,攜夫人參加為歡迎周恩來舉辦的盛大酒會並擬好了一個在酒桌上做文章的預案。胡宗南特別囑咐諸位,酒會上要想辦法多向周恩來敬酒,最好把周恩來灌醉,使“閃擊延安”的問題在酒會上無法討論。
這天,周恩來身著中山裝,儀表堂堂,健步走入宴會大廳。
酒會開始了,首先由胡宗南手下王凡超致歡迎詞。在歡迎詞的末尾,王凡超稍稍加高音量說:“各位在座的黃埔同誌,我提議,首先請周先生和我們一起,為領導全國抗戰的蔣委員長的健康幹杯!”
王凡超先發製人,周恩來微笑著站起來,手舉酒杯說:“全國抗戰的基礎是國共合作,蔣委員長是國民黨的總裁,為了表示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誠意,我作為中國共產黨黨員,願意為蔣委員長的健康幹杯;各位在座的都是國民黨黨員,也請各位為毛澤東主席的健康幹杯吧!”
周恩來借題發揮,將計就計,一時弄得胡宗南及其部下不知所措。他們僵在原位,不知是幹好還是不幹好。周恩來見機笑笑說:“看來各位有為難之處,我不強人所難,這杯酒就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