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家梅拉比安曾經提出過一個非常著名的公式:人類全部的信息表達=7%語言+38%聲音+55%身體語言。這個公式和以上案例,足以表明身體語言的重要作用了。發揮肢體語言的優勢能,你會發現能使自己變得很強大。
身體語言又叫肢體語言,是由人的四肢運動引起的,也可以傳遞許多信息。握手是身體語言中最常見的一種。其他的包括目光接觸,表示願意進行溝通;小心地坐在椅子邊上,表示有點焦慮和緊張;緊靠座椅、雙臂交叉則表示不願意再繼續討論下去了;在人群中腳尖朝向誰,往往暗示對誰感興趣;等等。
飯局中的身體語言也是豐富多彩的,特別是三杯酒下肚之後,人們開始丟掉“麵具”,露出“本相”,這時你再看。平時謹小慎微之人,也會說出一些驚人之語,並且手舞足蹈起來,於是,餐桌便成了“體語”競賽場。
西方有位研究者,經過各種場合的觀察比較後發現,由人的頭部發射出來的“體語”信息很多,最多者可達到六百五十多種,而餐桌上的身體語言多半都集中在頭部。比如,當對某人的言談話語感興趣時,你會偏著頭聽,而當不感興趣時,你便低著頭聽。言談者正是從你頭的這種“一偏”或“一低”中,洞察了你的態度,而你自己則一無所知。
在紐約的一次大型上流社會的宴會上,有一位剛獲得一筆巨額遺產的女賓為了赴宴花了不少錢,把自己從頭到腳裝飾得十分華麗,想博得好印象。可是很不幸她卻有一副冷漠的像鐵板一樣麵孔,顯得傲氣淩人,令人非常不愉快,結果華服並未換來人們的青睞。
如果你懂得了身體語言,你將會發現,一個人進入宴會之後,從他(她)與別人的握手的動作中,看人的眼神中以及選座、點菜和喝酒中,都可看出其人的性格和心態。培根說:“行為舉止是心靈的外衣”。國粹京劇把人的好壞以臉譜化的形式表現:“紅臉”、“黑臉”是“好”“白臉”“粉臉”是“壞人”。那麼在飯局宴請上,你希望給對方留下什麼樣的“臉譜”呢??
剛畢業分到公司的大學生mike是個帥氣能幹的小夥子。第一次參加公司的商務活動,他準備得很細致。對於到場的客戶,一律以禮相待,尤其是女士,mike更是謹遵禮儀,在對方伸出手後,總是輕柔地與之握手。可是在整個活動中,各位女士對於mike的溫文爾雅並沒有表示出特別的喜歡。mike百思不得其解之後,mike偷偷詢問一位資深“師姐”。“師姐”淺笑,讓mike再次示範握手的動作,然後告訴他:“你握手用力太輕了,女士會以為你根本不在意她們,或者缺乏自信呢!”
不同的身體語言,往往表達出不同的效果和含義。美國心理學家梅拉比安曾經提出過一個非常著名的公式:人類全部的信息表達=7%語言+38%聲音+55%身體語言。這個公式和以上案例,足以表明身體語言的重要作用了。與人交談時,我們會用三種方式溝通:語言、聲音和肢體語言。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阿爾伯特 梅拉賓(albert mehrabian)的研究表明,溝通的55%是通過肢體語言進行的,38%是用聲音完成的,隻有7%是用語言表達。
由此可見,我們的肢體語言非常重要,所以注意我們的肢體語言就顯得尤為重要。與人交談的距離的遠近往往會給人一種你與對方心靈的距離印象。太遠或者太近都是不合適的。對於不熟悉的人,太近的距離會讓對方感覺自己的私人空間被侵犯了。而太遠,則產生了一種生疏的距離感。所以,在與人交談時,確保與對方的距離半米是比較合適的。
懶散或者沒有精神,都會給人不舒服的感覺。要保持挺拔,微笑著。保持良好的眼神交流,但千萬不要死盯住對方。雙手不要放在口袋裏麵。雙臂不要交叉抱在胸前,這是個非常不友好的姿勢。在交談中我們要避免這種小敗筆:在一句話的結尾處改變音調,將陳述句變成疑問句。當然,多數情況下人們不會誤解你的話,但這種語調卻讓人感到你信心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