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徽初年,張琮官居南陽令。
晚上他在閣樓上睡覺,聽到台階前的竹子有**的聲音,過去看卻什麼都沒看到。
就這樣過了幾晚,張很奇怪就祈祝說:“如果是有神靈的話,就限我(語言交流吧,不要半夜不讓人睡覺)。”
這天晚上,忽然有一人從竹林中走出,相貌很醜陋,上前自我介紹說:“朱粲叛亂時,我在軍中,被朱粲所殺。屍體正好在你府內樓前。一隻眼睛被竹根傷了,不能忍受痛苦。因為我覺得您既仁愛又賢明,所以就來相告。如有幸(讓您把我)移葬他處,不敢忘了你的大恩。”
南陽令對他說:“如果這樣,為什麼不早告訴我!”就答應了。
第二天,為他準備了棺材,命人挖掘竹林,果然見到一具屍體,竹根穿過他的左眼睛。
為他穿上時新衣服,改葬在城外。
後來,南陽令用笞刑打死了一鄉下老人。
他的家屬想要複仇,陰謀算計隻須南陽令晚上出來,就要殺他。
不久,城中失火,漫延燒了十幾家。
南陽令想出去巡視火情。
就見前幾天那個鬼攔住馬說:“你深夜去什麼地方?會有陰謀(發生在你身上)。”
南陽令問誰幹的?鬼說:“前些時被你得罪的人。”
南陽令就又回去了。
第二天就緝捕了那鄉下人的家屬。
經過審問都驗證了鬼說的事。就徹底地將他們繩之以法。
晚上又祭拜鬼的墓,刻石碑樹在墓前。銘文說:“身殉國難,死不忘忠。烈烈貞魂,實為鬼雄。”
【原文】永徽初,張琮為南陽令。寢閣中,聞階前竹有**之聲,就視則無所見。如此數夜,怪之,乃祝曰:“有神靈者,當相語。”其夜,忽有一人從竹中出,形甚弊陋,前自陳曰:“朱粲之亂,某在兵中,為粲所殺。屍骸正在明府閣前,一目為竹根所損,不堪楚痛。以明府仁明,故輒投告。幸見移葬,敢忘厚恩。”令謂曰:“如是何不早相聞。”乃許之。明日,為具棺櫬,使掘之,果得一屍,竹根貫其左目。仍加時服,改葬城外。後令笞殺一鄉老,其家將複仇,謀須令夜出,乃要殺之。俄而城中失火,延燒十餘家,令將出按行之。乃見前鬼遮令馬曰:“明府深夜何所之,將有異謀。”令問為誰,曰:“前時得罪於明府者。”令乃複入。明日,掩捕其家,問之皆驗,遂窮治之。夜更祭其墓,刻石銘於前曰:“身殉國難,死不忘忠。烈烈貞魂,實為鬼雄。”(出《廣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