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朝陳導是江西人,以經商為業。

龍朔年中,他乘船去楚地,夜晚船停在江邊,看見一隻船逆流而來,也停在這個地方。

陳導就移舟靠近它,看見一人濃眉大鼻好象官吏,在檢查文書,隨從者有三五個人。

陳導因同行而相見,就問他說:“您去哪兒?有幸同住這裏。”

濃眉人說:“因為公事到楚地,有幸在此相遇。”

陳導就邀請他到自己的船中,濃眉人就隨他過來了。

陳導準備了酒菜,酒過數巡,陳導就問他姓名。

濃眉人說:“我姓司徒,名弁(拚音:biàn)。被差往楚地,充當使者。”

陳導又問:“辦什麼公事呢?”

司徒弁說:“你不該問,你這次出來,千萬不要在楚地停留。趕快去別的地方吧!”陳導說:“為什麼?”

司徒弁說:“我不是人,是冥界的使者。”

陳導驚訝地說:“什麼原因不能去楚地呢?”

司徒弁說:“我去楚地行布災難。你也是應得災的,感謝你的恩惠,所以才告訴你。但你必須用錢財物品打點,方能免除這場災難。”

陳導就苦苦哀求,司徒弁說:“隻等我從楚地回來,您可準備紙錢一二萬相送,就能免去你家的災禍。”

陳導答應,告辭分別了。

這年果然荊楚之地起了大火,接連燒了幾萬家,沒有幸存的。

陳導自從分別司徒後,因憂慮在心,就乘船回去了。

等到了江西,司徒弁也來了,陳導慳嗇成性,借故其它原因,沒有置辦他許下的錢財。

使者生氣了,就讓一個隨從拿封信給陳導,陳導拆開沒有讀完,而家中立刻起了大火。

凡是他的財物全部燒光。(做人要厚道,連鬼都敢騙,真是不要命了!)

這晚沒有損害別人家,隻燒了陳導家,司徒弁也不見了。這都是因為陳導慳嗇,背叛以前的諾言而造成的。

【原文】唐陳導者,豫章人也,以商賈為業。龍朔中,乃泛舟之楚,夜泊江浦,見一舟溯流而來,亦宿於此。導乃移舟近之,見一人厖眉大鼻如吏,在舟檢勘文書,從者三五人。導以同旅相值,因問之曰:“君子何往?幸喜同宿此浦。”厖(拚音:máng

páng

)眉人曰:“某以公事到楚,幸此相遇。”導乃邀過船中,厖眉亦隨之。導備酒饌,飲經數巡,導乃問以姓氏,厖眉人曰:“某姓司徒,名弁。被差至楚,已來充使。”導又問曰:“所主何公事也?”弁曰:“公不宜見問。君子此行,慎勿以楚為意,願適他土耳。”導曰:“何也?”弁曰:“吾非人也,冥司使者。”導驚曰:“何故不得之楚?”弁曰:“吾往楚行災,君亦其人也。感君之惠,故相報耳。然君須以錢物計會,方免斯難。”導懇苦求之,弁曰:“但俟我從楚回,君可備婚錢一二萬相貺,當免君家。”導許諾,告謝而別。是歲果荊楚大火,延燒數萬家,蕩無孑遺。導自別弁後,以憂慮係懷,及移舟而返,既至豫章,弁亦至矣。導以慳鄙為性,托以他事未辦所許錢,使者怒,乃命從者持書一緘與導。導開讀未終,而宅內掀然火起,凡所財物悉盡。是夕無損他室,僅燒導家。弁亦不見,蓋以導慳嗇負前約而致之也。(出《集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