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和十二年,壽州小將張弘讓娶兵馬使王暹女兒為妻。

淮西用兵正危急,令狐通此時為淮西剌史。弘讓的妻子重病已有好幾個月,每當想吃什麼,弘讓就給她準備齊全。後來就不吃東西,象這樣從夏天到秋天,忽好忽壞,弘讓的心意終究不懈怠。

冬十月,他的妻子忽然想吃湯餅,弘讓給她準備。

工夫沒到,遇到軍中發放冬衣,弘讓於是請誌趣相同的王士征的妻子給做食品,弘讓才離開。

士征的妻子做好了食品,靠床要給她進食,忽見弘讓的妻子從額鼻中間分為兩半,一手一大腿在床上,流血染紅了床席。

士征的妻子吃驚喊叫,報告到軍營裏。

軍人的妻子和各位鄰居前來,共同觀看,爭相探問沒有知道那原因的。

一會兒吏急速通報,派人檢驗。

那時天又不昏暗,二位婦人平素沒有仇怨,於是被官吏帶走。

弘讓跑回來,到妻子喪亡的地方,忽然聽到空中婦人悲傷哭泣說:“我被婆婆人叫去看小孩,(我生病)煩勞你多時了,我也沒有辦法,但你終究不拋棄我,婆婆要你去懇求(她)。”

先讓弘讓住在營房的後小園中,那裏有一棵李子樹。

婦人告訴他:“你現在趕緊給我送四分飯,放到李子樹下,你就向樹下哀求祈禱,我就能再踏上人間。”

弘讓按著他說的,擺好食品,懇切地祈禱跪拜。

忽然聽到空中說:“還給你新媳婦。”

就聽到王氏說:“用力接我。”弘讓按照她說的接她,片刻發覺明顯的半具屍體輕輕落下,弘讓抱住她。

立刻聽到王氏說:“趕快與床上半屍合上。”

等弘讓蜷曲身子持半屍到床,王氏一聲接一聲說道:“看準那剖開的地方,不要有長短不齊。”

弘讓盡力給合上,讓她恢複原樣。

王氏說:“用被蓋上,三天內不要動我。”

弘讓象她教的那樣,三日後,聽到**聲,說:“想少喝點稠粥。”

弘讓往她嘴裏灌使其喝下。喝完一碗,又說:“全部都不要再管了。”

七日就完全和原來一樣,隻是從頸項到脊背臀部,有象刀傷的痕跡,前額到鼻貫空到胸腹也是這樣。

一年後,平複得象原來一樣。生了幾個孩子。這是故友龐子肅親眼看見的事情。

【原文】元和十二年,壽州小將張弘讓,娶兵馬使王暹女。淮西用兵方急,令狐通為刺史。弘讓妻重疾累月,每思食,弘讓與具。後不食,如此自夏及秋,乍進乍退,弘讓心終不怠。冬十月,其妻忽思湯餅,弘讓與具之。工未竟,遇軍中給冬衣,弘讓遂請同誌王士征妻為饌。弘讓乃去。士征妻饌熟,就床欲進,忽然弘讓妻自額鼻中分半,一手一股在床,流血殷席。士征妻驚呼,告營中。軍**諸鄰來,共觀之,競問莫知其由。俄而吏報通,使人檢視。其日又非昏暝,二婦素無嫌怨,遂為吏所錄。弘讓奔歸,及喪所,忽聞空中婦悲泣雲:“某被大家(古代對有學問婦女的尊稱;婆婆

)喚將看兒去。煩君多時,某不得已,君終不見棄。大家索君懇求耳。”先是弘讓營居後小圃中,有一李樹,婦雲:“君今速為某造四分食,置李樹下。君則向樹下哀祈,某必得再履人世也。”弘讓依其言,陳饌,懇祈拜之。忽聞空中雲:“還汝新婦。”便聞王氏雲:“接我以力。”弘讓如其言接之,俄覺赫然半屍薄下,弘讓抱之。遽聞王氏雲:“速合床上半屍。”比弘讓拳曲持半屍到床,王氏聲聲雲:“勘其剖處,無所參差。”弘讓盡力與合之,令等其舊。王氏雲:“覆之以衾,無我問三日。”弘讓如其教。三日後,聞**,乃雲:“思少饘粥。”弘讓以飲灌其喉,盡一杯。又雲:“具無相問。”七日則泯如舊,但自項及脊徹尻,有痕如刀傷。前額及鼻,貫胸腹亦然。一年,平複如故。生數子。此故友龐子肅親見其事。(出《乾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