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老翁是晉朝時候的人。

據人們傳說嵩山北坡有個大洞,不知道有多深,老百姓每年到嵩山遊玩時,這個老翁有一次失足掉進了洞裏,洞上麵的人就假設(儻,表示假設,相當於“倘若”)他沒有摔死的話,於是往洞裏扔了些吃的東西。

洞底的老翁吃了些東西,就順著洞底往西走,走了十幾天,忽然前麵一片光明,隻有一間草屋。

屋裏有兩個仙人對坐下圍棋,棋枰旁有幾杯白水,老翁對仙人說他又渴又餓,仙人就把水給他喝。

老翁喝完後,覺得渾身增長了無盡的力氣。

下棋的仙人問:“你願不願留下來?”

老翁回答說不願意留在這裏。

下棋的人告訴老翁說:“從這兒往西走幾十步,有口大井,井裏有很多怪物,你別害怕,一定要跳到井裏去,自然會出來的。如果你餓了,可以吃井裏的東西。”老翁聽了仙人的話,跳進了井中,井裏有很多蛟龍,但看見老翁後,都給他讓路,於是老翁就在井裏往前走。

井裏到處都是黑泥一樣的東西,但氣味很芬芳,吃了以後就一點也不餓了。

老翁走了半年多走出了大井,一看,來到了四川青城山,然後就回到了洛陽。

老翁問張舉是怎麼回事,張舉說:“你遇到的那兩個人是仙館丈夫,他們下棋時喝的是玉漿,你吃的井中黑泥就是龍穴石髓。你大概是得了仙道了吧?”

於是又去找那個洞,打算再去找仙人,然而再也找不到那洞了。

《玄中記》裏說,四川青城山中有個洞穴,裏麵有三條路,西北的一條路通昆侖山。

茅君也在他的文章裏說,青城山洞是第五洞,它是九仙寶室的天界,周圍兩千裏,是天界的十大洞天之一,進山十裏就能找到那個洞。

【原文】嵩山叟,晉時人也。世說雲,嵩山北有大穴,莫測其深淺,百姓每歲遊觀其上,叟嚐誤墮穴中,同輩冀其儻不死,投食於穴。墮者得而食之,巡穴而行,十許日,忽曠然見明,有草屋一區。中有二仙對棋,局下有數杯白飲,墮者告以饑渴,棋者與之飲。飲畢,氣力十倍。棋者曰:“汝欲留此否?”答不願停。棋者教雲:“從此西行數十步,有大井,井中多怪異,慎勿畏之,必投身井中,自當得出。若饑,可取井中物食之。”如其言入井,中多蛟龍,然見叟輒避其路,於是隨井而行。井中物如青泥而香美,食之了不饑。半年許,乃出蜀青城山,因得歸洛下。問張舉(明鈔本、陳校本舉作華),舉曰:“此仙館丈夫,所飲者玉漿,所食者龍穴石髓。子其得仙者乎?”遂尋洞卻往,不知所之。《玄中記》雲,蜀郡青城山有洞穴,分為三道,西北通昆侖。茅君傳雲,青城是第五洞九仙寶室之天,周回二千裏,十洞天之一也,入山十裏得至焉。(出《神仙拾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