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年間,安徽天長縣有個村莊叫做龍興集。

在龍興集以北有一個大湖名曰感蕩湖,湖長約二十餘裏,湖麵寬廣清澈,湖上鳥禽翻飛,四麵青山環繞,風景甚佳。

在湖中有一個不太高的土丘,約有十畝之大,由東邊山崗之上流下的河水必要經過土丘才能流到別處。

土丘上長滿雜草,並沒無人家居住,隻是附近的村民放牧的地方。

在湖邊住著一戶人家,家主陶姓,年約四十餘歲,老妻早亡,膝下還有兩個兒子都是秀才,日常以務農為生,日子過的還算小康。

這年夏末,忽然從外地來了一個身材消瘦的客人,到陶家求租一間房子。

此人三十出頭,滿麵愁苦之色,自稱姓毛名濟,字方壺,江西人氏,以堪輿為生。

陶家本有空房一間,加上這陶老頭是個熱心厚道之人,眼見有客求租,也無所謂錢多錢少,反正是與人方便,於是便點頭應允了。

這毛濟為人寡言少笑,沒事就喜歡打坐,偶爾還和陶老頭聊些家常。

有一次陶老頭家的牛走失了,和毛濟偶然閑聊間提起,毛濟當即就卜了一卦,然後依據卦象告知老頭沿坡向東尋找,果然在坡東找到。

陶老頭由此知道他不是常人,對他愈加敬重。

每天中午飯後,他都要穿草鞋戴竹笠,乘一隻小船到湖裏四處遊看,午時出去,一直要到下午夕陽西下才回來,陶家對此也習以為常了。

待得一月過去,湖麵西鳳驟起天氣轉涼,毛濟在一次去湖中遊看的時候受了風寒臥床不起,連著幾天都沒出門。

在他有病的這幾天陶老頭親自煎藥給他送去,一日三餐端茶送水毫無怨言,看他衣服破舊單薄難以禦寒,又讓人給他做了一件厚衣,可這毛濟說什麼也不肯要。

陶老頭無奈之下隻好趁他晚上熟睡之時悄悄進入房中將舊衣換走扔掉,第二天醒來毛濟一看舊衣沒了便四處尋找,老頭笑著說看他衣服太舊已扔掉了,他一聽無可奈何,這才穿上了新衣。

毛老頭又對家中之人吩咐道:“以後家中不論何人對毛先生都須畢恭畢敬,若是敢對他無禮,我必將重重杖責。”

毛濟知道後心中不由對老頭感激萬分。

有一日晚飯後,毛濟忽然邀請陶老頭到他房中來喝茶,待他一進屋子便關上房門,拉著他的手對他說道:“漂泊之人受您厚恩,一直慚愧無以為報。我也不是寡情薄意之人,敢問一句您是想要富還是想要貴呢?”

陶老頭一聽此言很是驚訝,看這毛先生也不像有錢之人,有何富貴之物呢?於是連忙搖頭拒絕。

毛濟看他神色便知他心意,笑著對他說道:“我有小術,可以為您富貴,您也不要客氣,有什麼要求對我說就行了。”

陶老頭將信將疑,於是半開玩笑的說道:“要是富了不是自然也就貴了嗎?”

毛濟聽罷笑了笑道:“既是如此,也不是難事。不瞞您說,我在此湖每日查看,早已發現湖中有快吉地,其地三水歸一,前有雙橋彩虹,後有蜿蜒四屏,若在此修房定居,子孫後代可富數百年。”

陶老頭一聽心中大喜,忙對毛濟不住的躬身作禮。

毛濟說道:“明日午時請您和我一起出去,到時我會將這塊地指給您看。”

第二天吃完午飯,毛嶠和陶老頭一起乘上小船向湖中劃去,待到湖中央,毛濟指著湖中土丘對陶老頭道:“吉地即在此處。”

陶老頭一看心中驚道:“在湖邊住了這麼久,居然不知湖中還有一個這樣的風水寶地。”當下也是深信不疑。

待兩人一回來,陶老頭就指揮兒子去采買木料青瓦,用了數天時間將這些建房材料運至島上,隻等毛濟算一個吉日點了方向就開工修建。

過了一日陶老頭將毛濟請入自己房內,請他推算一個吉日吉向,沒想到毛濟這次眉頭皺起,似乎心中有什麼難言之隱,他低頭沉思半響才對陶老頭說道:“您知道我為什麼要給您說這個地方嗎?”

陶老頭聽他此言心中也感納悶,一臉茫然之色。

毛濟接著說道:“我之所以這樣做,一來是為了感謝您的恩德,二來我精通術數,早已算到我自今年起尚有三十六年的磨蠍運,厄運所至,命不可逃,所以我才漂泊四方。現在為您選了一個吉地,若成功了您就會富,若您富了地仙就會發怒,那我的雙眼定然不保也會失明,一生將沒入黑暗之中,如果那樣的話,誰來給我衣食呢?”

陶老頭一聽心中不甚相信,但為了讓毛濟放心便對他說道:“你這是什麼話啊?就算真的這樣,我怎麼會忘了你的大恩大德呢?就算我死了,我也會立下遺命讓我的子孫來供養你,若是不信,我可以發誓,要是以後違背此言,當墮入泥犁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