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德年間,浙江歸安縣(今浙江湖州)有一個新任縣令邢某,到任剛剛半年,為官平庸中正,政績也馬馬虎虎說得過去,既無大功也無小過。

家中隻有一個妻子宋氏,也沒有子嗣。

這一年正是深秋時節,到了晚上,夫婦兩人洗漱完畢,早早休息了。

到半夜兩人睡的正香的時候,忽然一陣撞門聲把他們從夢中驚醒。

邢縣令家中也沒仆人,深更半夜有人敲門,不知有什麼急事,於是就起身去開門查看。

這一去隻去了一盞茶時分也不見人影,宋氏不由感到奇怪,莫不是發生了什麼大事以至於自己的丈夫出門了?即使是這樣也應該說一聲才是啊,正待下床查看,邢縣令推門就進來了.

宋氏問道:“發生什麼事情了?”

邢縣令答到:“沒什麼事情,是風太大把門吹得晃動的聲音。”

宋氏又道:“那怎麼去了這麼長的時間?”

邢縣令說:“我剛才去上了個廁所。”說畢,解衣脫鞋,上床睡覺,宋氏翻一個身,正要睡覺,忽然聞見邢縣令身上有一股濃烈的腥味,心中不由有些疑惑,但是此刻睡意正濃,也懶得發問,於是眼睛閉上又沉沉睡去。

第二日宋氏早早醒來,發現身邊已經沒有自己丈夫的身影,心中納悶此時尚早,這邢縣令到哪去了?

出得廳門,卻發現廳中一個洗澡用的大桶,自己的丈夫正坐在桶中低頭用毛巾擦拭身體,宋氏心道:“這大清早是犯的哪門子邪啊。”

走上前去,更覺奇怪,此時正是蟬不知雪,秋風凜冽的時節,這木桶中居然是涼水,冰冷刺骨,邢縣令卻也絲毫不覺,還洗的專心致誌,連她進來都沒感覺到,於是便問丈夫:“清晨如此寒冷,你怎麼還洗冷水澡?”

邢縣令此時才發覺到宋氏已經過來了,抬起頭來對她說道:“這幾天身上髒的厲害,又來不及燒水,所以這才早早起床洗個澡。”

宋氏耳聽此言,雖心中疑惑,但也不多說,轉身就進了廚房做早飯,吃畢早飯邢縣令就出門去縣衙了。

宋氏留在家中擔水劈柴,灑掃庭院。

到得黃昏時分,邢縣令回來,此刻宋氏已經準備好了飯菜,就等丈夫回來。

沒想到邢縣令一看滿桌的素菜就皺起了眉頭,宋氏不明所以,問道:“怎麼今天的菜不合口味?”

邢縣令道:“這滿桌盡是素菜,如何沒有一點葷腥?”

宋氏一臉不解之色:“這不是都是你最喜歡吃的素菜嗎?”

邢縣令滿臉不鬱之色說道:“我現在換口味了,喜吃些葷的。”

宋氏心中納悶:他平時一向茹素,怎麼現在換了口味?於是說道:“要是你不喜歡,家中還有點醃肉,我去做了。”

於是到得廚房,切上一塊醃肉,放上薑蔥炒熟端了上去,邢縣令更不多話,拿上筷子就開始大快朵頤,不一會就風卷殘雲吃了個幹淨,素菜倒是沒動上幾筷。

宋氏雖疑惑,轉念一想莫不是天冷肚餓缺點油水?生怕餓著丈夫,所以心下暗道以後每天下午都做個葷菜罷了。

丈夫吃完她才草草吃了幾口填飽肚子,收拾完殘湯剩羹已快二更,洗漱完畢上床休息晚上兩人親熱時邢縣令身上好像也沒有昨晚的腥氣,而且勇猛異常,迥異平時,宋氏更感奇怪,但是也沒有問。

第二日早晨起來邢縣令如同往日一樣吃畢早飯去了縣衙,到得下午回來,後麵居然跟了一群百姓,抬著一塊“明察秋毫”的匾額,吹吹打打,好不熱鬧。

原來是這歸安縣有一個棘手的案件,而這個案子曆經幾年數位前任都沒有辦法,以至鬧的沸沸揚揚,路人皆知。

沒想到今日邢縣令卻一斷而決,結案合情合理,控辯雙方也了無異議,一時之間眾百姓都以為遇見了青天,於是送了一塊大大的匾額回來。

宋氏見丈夫如此英明神武,自不住的心花怒放。

當下殺雞沽酒,犒勞一番。

自此以後雖說這邢縣令飲食習慣和平時不太一樣,偶爾睡覺的時候還會聞到一股腥氣,但是除了這些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再加上平時斷案如神,以至於歸安大治,路不拾遺,宋氏也就逐漸習以為常了。

如此過得三年,張天師(張天師是世襲的正一道領袖,是道教門派之一的“正一道”龍虎宗各代傳人的稱謂。“正一道”(即“天師道”)由張陵(張道陵)創立,後世稱張陵為“(祖)天師”,其傳人為其子孫世襲,後皆稱為“天師”,因張姓即被稱為“張天師”。)有事經過歸安。

這曆屆天師一般都是道行深厚,神通廣大之人,據說專能降妖伏魔,驅鬼僻邪,所以自唐朝起曆代皆受朝廷封號,地方官員看見天師經過都要前來迎接,所以縣丞聽說天師馬上要到歸安了,就連忙對邢縣令說天師要來了,請您沐浴更衣前去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