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間,有一個湖北鄖陽府(十堰)的秀才名叫郭應,這年夏季,他要進京應試,因為城裏比較喧囂,不能安心看書,他見廣渠門外有一個古寺僻靜清雅,於是就準備住到這裏。

這個寺廟雖然房子不少,但是大部分都低矮狹小,不能靜心讀書,找來找去隻有後院有一間小閣樓,寬敞明亮清淨整潔,郭應一見很是歡喜,便告訴主持說想要把這間閣樓租下來。

主持老和尚對他道:“施主若是想租這間閣樓倒也不妨,但是須要防備強盜賊人之流,所以後窗千萬不能打開。”

郭應自是滿口應允下來,之後便帶著行李住了進去。

此時正是三伏天氣,不說白天烈日炎炎,驕陽似火,就連晚上也是汗流浹背,熱不可耐,這閣樓上又不能開窗通風,隻住了兩天,郭應就苦熱不堪,連背上都起了痱子。

到得第三天晚上,天氣悶熱的厲害,郭應在房中更是汗如雨下,不僅休息不好,連書都看不進去,實在是難以忍受,若是不能打開窗戶讓北風進來通通氣,那這地方確實是沒法待了。

想他一介寒士,身上也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就算是有強盜賊人此時也顧不得了,於是便拔下木銷,伸出雙手將窗戶輕輕推開。

這窗戶一開,郭應隻覺一股清風迎麵而來,眼前瞬間開闊不少。

原來這樓後是一片荒野之地,地下綠草青青,一望無際,樓下不遠處全是墳墓,新舊不一,不下幾百個,還有十多具沒下葬的厝棺,就停放在茂盛的野草中。

此時夜色乍起,皓月當空,清風徐徐,撲麵清涼,郭應不禁覺得心曠神怡,笑著說道:“對此美景我不敢不樂啊。”

於是便拿出隨身攜帶的美酒站在窗前憑窗遠眺,對月獨酌。

一連七八杯酒下肚後他就有了些許醉意,又將一杯酒灑在樓下道:“長眠在此的人若是有喜歡杯中物的,請過來一起飲用。”

此時已是二更時分,郭應站在窗邊正在欣賞美景,忽然聽見下麵有一陣窸窣之聲傳來,循聲望去好像出自於一個厝棺附近。

郭應見狀不由心中一驚,怕是有強人盜賊躲在下麵的草叢裏。

他豎起耳朵又聽了一會,發現這聲音似乎是從厝棺中發出的,隻聽聲音越來越大,忽聽“啪嗒”一聲,就見厝棺的棺蓋落在了地上,隨之一個人形的怪物從棺木裏匍匐著慢慢爬了出來。

此物一身雪白之色,唯獨雙眼發綠,射出兩道螢光,與月光交向輝映。

郭應一見不禁大為驚駭,連酒也醒了一半。

但他素來為人耿直,一身正氣,於是心中想道:自古邪不壓正,再說自己又在樓上,而且樓高數尋,就算是僵屍也不足懼。

一時好奇心起,便小心吹熄蠟燭,站在窗後想看看這僵屍意欲何為。

眼見僵屍爬出棺外,慢慢站起身來,轉身向著自己的棺木雙掌合十拜了三拜,然後便拿起地上的棺蓋合上,接著轉身就向西麵而去,動作迅捷有如狂風一般。

郭應見狀大為驚愕,不知它要到何處而去,但想既然出去肯定還要回來,於是便關上半扇窗戶,躲在後麵屏息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