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啟七年的八月,正逢全國三年一考的鄉試,杭州城也來了不少應試的學子,這些學子加上攜帶的童仆家人,一時間所有的客棧都是人滿為患。

有的學子無處可居,於是便租住在當地居民家中。

這其中有一個來自烏程縣的書生名叫董青,因找不到客棧就租住在湧金門內。

租住的這家房舍也並不寬闊,所以主人便和妻子收了租金住回了娘家,將唯一的一間臥室讓給董青居住。

這天晚上濡暑乍退殘月新起,董青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孤枕難眠。

快到半夜的時候,他忽然聽見庭院中傳來一陣腳步聲,董青心中一驚,害怕是有竊賊翻牆而入,正待起身察看卻聽腳步已到窗前,隨即窗紙上便映出一個人影來,卻是是一個禿頂的男子,似乎像一個和尚。

董青心中大為詫異,知道此人並非盜賊,於是便蒙著被子假裝熟睡以觀其變。

隻見這和尚伸出雙手在窗上稍稍摸索便將窗扇打開,隨即翻身而入。

一進屋內就將手中的扇子放在桌幾上,接著脫掉身上的短衣,躡手躡腳的走到床前低聲說道:“好姐姐,小僧來也。”

董青在被中一聽便知此僧定是婦人的姘頭,想必是她走得急來不及與這和尚通風報信,所以和尚依然來此偷情。

他心中不禁覺得滑稽,一時忍不住便失聲笑道:“和尚你可別誤會了,現在是小生住在這裏,可不是你的好姐姐啊。”

和尚一聽大驚失色,一時不明就裏,急切間也來不及拿上衣物,赤著上身便從窗戶跳出逃走了。

董青見他離去,起身發現留在桌幾上巾扇,便拿在手中仔細觀看起來,隻見扇子上寫有一詩,落款為“定遠大和尚慧鑒”,董青一見不由心中暗喜。

第二天一早他便換了衣裝將扇子小心的放入袖中,然後出了錢塘門向當地人打聽定遠其人,得知此僧是附近一個寺廟的主持,於是便打聽路經來到此寺,將自己的名帖投遞給知客僧請求晉見主持定遠大師。

定遠正在坐禪,忽聽知客僧報有人求見,再一看名帖卻並不相識,心中不覺有些納悶,於是便讓將董青請入。

待他進得房內坐下,定遠命僧人將茶奉上,董青喝得幾口便與定遠寒暄了幾句,定遠心中究是不解,問董青道:“不知居士遠來鄙寺有何指教?”

董青聽罷微微一笑道:“我素來仰慕您的佛道,但是卻恨自己卻塵根汙濁,一直無緣相見。今日有幸見到大師,所以獻上此物以示皈依。”

說畢便從袖中拿出那把巾扇遞給了定遠。

定遠接過扇子一看,正是自己昨晚遺失之物,不由麵色大變,一時沉寂良久默默無言。

過了片刻他方才回過神來,向董青合掌作謝,並問他道:“不知居士的寓所在何處?”

董青聽他發問便如實告訴了他,然後就向他告辭而別回到了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