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間,浙江杭州人氏王佑和幾個同伴去京城應試。

乘船走到姑蘇的時候,王佑得了疾病躺在床上,幾個同伴雇了一台轎子將他抬到城中,送到名醫葉天士的府上請他診治(葉天士,名桂,號香岩,別號南陽先生,清代四大名醫之一)。

葉天士給王佑診斷了很長時間,抬頭對他說道:“你的病隻是普通的感冒風寒,服一劑藥就好了。不過我想問問你現在準備到哪裏去?”

王佑就回道要去京城應試。

葉天士聽後眉頭微皺,對他說道:“我看你就打消這個念頭哪也不要去了吧。你這次去京城,待到舍舟登陸的時候必然要得上消渴症(糖尿病或者尿崩症等),此病無藥可救,最多不過再活一個月罷了。我剛才給你搭脈的時候感覺脈象已現,若是現在速速回家,還來得及料理後事。”

說畢便給他開了一劑藥方,回頭叮囑徒弟將此醫案記錄下來。

王佑將藥拿上告辭葉天士,一路惶恐不安的回到船上,一見自己的幾個同伴就潸然淚下,告訴了他們葉天士所說的話,接著便收拾東西準備回家。

幾個同伴聽後不以為然,勸阻他道:“這不過是醫家恐嚇人,想多要點錢財罷了。況且葉天士隻不過是個給人看病的大夫,又不是神仙,不要將他的話放在心上。”

王佑聽後心中稍安,暫且打消了回家的念頭,幾個同伴將藥熬好給他服了下去。

待得第二天早晨,他的感冒果然就痊愈了。

幾個夥伴更是慫恿他一起去應試,他也覺得身體沒有什麼不適的,於是就依然和他們一起北上了,但是一路心中總是有點惴惴不安。

這天船行到江口,狂風大作,一時不能前行。

幾人在船上閑的無聊,就相約一起去逛逛金山寺,一行人走到寺院門口,看見豎立著一塊醫僧牌。

王佑心中本就有點擔心,此時便來到禪室中請醫僧診斷一下。

隻見此僧須眉皆白雙眼微閉,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

等到搭完脈,老僧忽然睜開眼睛問王佑道:“不知居士將要到哪裏去?”

王佑以應試相對。

老僧臉有憂色,對他說道:“恐怕來不及了。此去一旦登上陸地,消渴症就會發作,命不過一月,為什麼非要遠行呢?”

王佑一聽大驚,倉惶涕泣著說道:“果然和葉天士說的一樣啊。”

老僧一聽大奇,便問他道:“葉天士是怎麼說的?”

王佑答道:“和您說的一樣,無藥可救。”

老僧微微一笑道:“這話錯了。若果藥不能治病救人,聖人又何必留此一道?”王佑一聽,似乎老僧話中有話,此時命懸一線,猶如落水之人抓住跟救命稻草一般,急忙問他跪下說道:“還請大師發慈悲心將我一救。”

老僧將他扶起對他說道:“你在清河登陸,那裏有個地方叫王家營,盛產秋梨。你去買來,將後車裝滿,渴了就以梨作茶,餓了就蒸梨為飯,將此物食用過百斤,就會安然無恙了。這怎麼能說無藥可救,豈不是誤人性命嗎?”

王佑大喜,向他拜謝不已,辭別之際對老僧說道:“若是能活命的話,待回來再登門拜謝。”說畢就告辭而去。

過了十幾天走到清河,一上岸沒多久王佑果然得了消渴症,他依照老僧所說在王家營購買了一車的秋梨食用,等到進京的時候,居然就慢慢痊愈了。

於是他入闈應試,但是沒有考中,所以便收拾好行李回家。

路過金山寺的時候,他帶上一百兩紋銀和京中購買的特產,專程到寺中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