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陽府北的朱家鎮是個不大的小鎮。
鎮子的東街住著一戶人家,家主名叫朱方。
他本是一個窮腐書生,可是每日苦讀一直到而立之年卻沒有考取過半點功名,不僅如此他的妻子也因病早亡,也沒留下一個子嗣,因此家中隻餘他一人孤獨過日。
他三十以後迷上了道學,所以喪妻之後也不再娶,整日打坐修行醉心於老莊之道,也不再去讀什麼聖賢書了,反正家裏還有幾畝田地租給了佃農,每年的生計倒是不用費心。
有一日他正在門口閑坐,忽見一個挑擔的賣貨郎經過,他不經意間看見賣貨郎的貨但上有一尊銅像,從外貌看很象是一個神采奕奕的道士。
朱方一見這尊銅像就非常喜歡,心中認定這是真神,於是他急忙叫住貨郎,將這尊銅像買了下來。
他雖不認識這尊神像是哪位真君,但是心中認定這肯定是位真神,於是每天早晚上香虔誠奉拜,一直供奉了三年之久。
一日早晨他拜過神像正想出門,忽見一個全真道人在門前化緣,朱方本就好道,一見同道中人自是不敢怠慢,趕緊返身將他請入屋中熱情款待。
上茶之際他眼角一瞥,猛然間發現這道士的樣貌和自己所供奉的那尊銅神像倒是有些相似,他心中不由一動,於是又在旁邊悄悄觀察了一會,越看越發現道人的容貌神態都和神像相像,而此時道人也盯著他所供奉的神像,低著頭似乎在凝神思索什麼。
於是他便故意指著神像問道人道:“我雖一心向道每日朝拜,卻是不知此神尊名,還請大師見教。”
道人一聽便抬起頭頭來微笑道:“此為鬥姥宮尊者。”
朱方一聽大喜,今日遇見道人終於知道了尊神的來曆,於是趕緊連聲道謝。
兩人坐下又聊了一會,賓主雙方相談甚歡。
道人見家中隻有朱方一人,便問他有無娶妻,朱方答道沒有。
道人對他笑著說道:“我有一女,年已及笄,願意嫁給你為妻,不知你意下如何?”
朱方一聽心中大喜,連忙點頭應允下來。
道人見他答應也是麵有喜色,當即便請他和自己一起回去。
兩人出門走了幾裏路來到山腳下,又順著山間小徑曲曲折折行了數裏,終於來到一間莊園前,隻見這莊園頗為宏大,門庭清雅竹石蕭疏,和凡間迥異。
道人將朱方帶進堂中坐下,自己去叫女兒出來。
過了片刻隻聽一陣叮咚環佩之聲傳出,一個粉衣妙齡少女從內室中走了出來,隻見她唇紅齒白眉目如畫,低著頭含笑不語。
道人拉著少女的手對朱方說道:“我以後還要靠你們來養老送終,你做到的嗎?”
朱方趕緊點頭承諾道:“那是自然。”
道士仰天大笑起來,當晚便讓他們合巹成婚。
婚後小兩口相親相愛如同蜜裏調油,而每天的吃用也從不缺乏,朱方在此溫柔鄉裏樂不思蜀,過得如同神仙一般。
過了月餘,妻子忽對朱方道:“這裏再好也是荒野之處,你我也不能長久待在這裏。我聽說京師是個大都會,若是我們能居住在那裏說不定還能有所作為。”
朱方聽後也深以為然,於是夫妻倆便去和父親商議,準備收拾東西北上京城。
道人一聽非常驚訝,連忙極力阻止他們,可是夫妻倆心意已決不為所動,仍是要堅持要去。
道人眼見他們不聽,無奈之下長歎一聲道:“這恐怕也是天數啊。”
於是也不再阻攔他們,讓他們收拾東西去了京師。
經過十數天的舟車勞頓,夫妻倆終於來到了京城,他們先是找到一間房子租住了下來。
朱方身無一技之長,終日隻會誦經打坐。
妻子對他道:“我自幼曾從父親那裏學了點小法術,現在傳授於你,你學會之後可開門納徒,這樣既可賺點銀子養家糊口也能光大我家的門庭。”
朱方一聽大為欣喜,想不到妻子還有這本領。
於是妻子便向他傳授了一些移形換影修心煉形之術,朱方試了試還頗有靈驗,於是便在集市上設了一個法壇,行一些小法術,眾人一看頗為靈驗,於是爭相拜在他門下為徒,一時間他家門口是門庭若市熱鬧非凡,其門下的徒弟數以百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