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年間,江浙沿海一帶皆為倭寇所殘害,起初這些海盜流民不過是搶劫海上的船隻和過往商旅,後來在一些漢奸的引導下逐漸侵入到內地,在兩省大肆燒殺擄掠,光江浙一帶被殺民眾達數十萬人。

嘉靖三十二年,總兵俞大猷yóu(福建泉州人,以開國功臣世襲泉州衛百戶官,三十三歲時參加全國武舉獲得第五名,武藝高強身手不凡,曾經在少林寺傳授給少林僧棍術,是嘉靖、隆慶年間的名將,與另一抗倭名將戚繼光並稱“俞龍戚虎”)率精兵夜襲普陀山倭寇老營,重創倭寇,又在王江涇殲滅倭寇兩千人,嘉靖四十年,戚繼光率戚家軍等在台州九戰九捷,痛殲入寇台州之敵。

此後,戚、俞聯合,基本肅清福建、浙江倭寇,兩省經過五六年的苦戰方得平定,俞大猷此時駐紮在鬆江,也借此時機整頓軍務操練士卒,準備將盤踞在廣東的倭寇一舉蕩平。

這一日風和日麗天氣晴朗,他準備親自監督軍隊操練,於是眾將卒俱排列著整齊的隊形鴉雀無聲在校場中等著他。

此時忽然有一個身材頎長滿臉胡須之人在隊伍旁邊不停地觀望,還不時的四處走來走去。

管隊的將領發現之後便大聲嗬斥他,讓他速速離去,不要擾亂練兵,可此人卻置若罔聞依然我行我素,將領見狀不由勃然大怒,當即便命一小隊士兵上前將他拿下,可這人待眾士卒來到近前,忽然身形轉動拳腳齊飛,瞬間便將十數個士卒打到在地,一時**聲不絕於耳。

將領見此情形又驚又怒,雙手一揮便命令大隊士兵上前將此人圍了起來,長須人一見自己被圍,搶上前去迅捷無比的打倒了一個士卒,將他手持的木棍搶過,拿在手中左衝右突四處揮舞,所向之處皆披靡萬分,凡是上前阻擋他的士卒全被打倒在地,一時之間眾將士竟然無人敢再上前,隻是將他緊緊的包圍在裏麵,讓他也難以逃脫。

正在一片喧嚷紛亂間,俞大猷騎著馬帶著幾個隨從趕到了校場,見此情形不由大驚,待手下的軍官將事情的緣由向他彙報之後,他卻不怒反笑道:“如此英雄好漢,我倒要想會他一會。”

說完便不顧眾隨從的勸阻親自騎馬來到隊伍前,揮手讓士卒暫且先退下,隨即對長須人大聲說道:“你武藝如此高強,何患將來得不到富貴榮華,卻為什麼定要和我手下的士兵們一較高下呢?”

長須人見他發問,抬頭將他細細打量一番,忽問他道:“來人可是俞將軍?”

俞大猷哈哈一笑道:“正是。”

此人聽罷將手中木棍丟在一旁,雙手一拱道:“久仰將軍大名,今日得見幸會之甚。草民偶過此地,不料與將軍駕下眾士卒發生了點衝突,還望將軍能夠海涵。”

俞大猷看這人雖然身材消瘦,卻生的虎目劍眉器宇軒昂,再加上身手不凡武藝高超,心中不由起了愛才之念,想要將他招致麾下,於是便微笑著問他道:“不知壯士大名,是何方人氏啊?”

長須人恭恭敬敬地回道:“草民姓鄔,名友仁,崇明人氏,因老父在金陵,準備前去探望,恰好所乘渡船停泊在此,看見軍隊操演陣圖,心中好奇所以才前來觀看。”

俞大猷聽罷便請他和自己一起去演武堂,想再試一下他使用兵器的技藝,鄔友仁也不推辭,當即便和他一起來到了演武堂,看了看堂上所擺放的刀槍棍棒,一邊看一邊輕輕搖頭,似乎對此都不太滿意。

俞大猷見狀便問他為何搖頭,鄔友仁回道:“此等兵器均太輕,我難以將技藝顯示出來。”

堂中幾個隨侍將領聽罷互相看看,臉上均有不信之色,更有人認為他在說大話,甚至在堂下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鄔友仁見眾人不信,隨手拿起一杆精鋼鑄就的梨花槍來,可剛剛舞動一圈槍杆便被折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