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仍是不服,仍想再下一盤,韓紫荊見狀心中不忍,便欲手下留情讓他贏一盤,可轉念一想對方也是頂尖高手,若是有意相讓必備他看破,如此的話對黃少文來說更覺羞辱,再加上自己的東家也在一旁觀看,因此也就沒有故意相讓,而第三局自然又是黃少文輸了。
此時他不由愧窘萬分,想他自出道以來和人對弈便是勝多負少,到了現在棋藝更是出神入化難覓敵手,不料今日麵對一個無名之輩卻是三盤皆墨,心中震驚之餘更是愧怒交集,此時他麵紅耳赤滿頭大汗,還不住的用袖子擦著額頭密密的汗珠。
趙侍郎一直在旁觀戰,見此情形便對他笑道:“黃先生無須多惱,勝敗乃是兵家常事嘛。”
韓紫荊也起身作禮道:“多承黃先生相讓。”
黃少文聽罷心中更是羞慚難擋,對韓紫荊道:“今天恰好我舊疾複發身體不適,心力難以集中這才讓你有機可乘,待改天我養好身體再來與你一決勝負。”
說完便向趙侍郎拱手告辭,隨即恨恨離去了,連趙侍郎賞給他的銀子都沒要。
待他一走趙侍郎便哈哈大笑著對韓紫荊說道:“據說此人在京中打遍棋苑無敵手,不料今日卻折在先生的手裏,先生可謂是真人不露相啊。”
韓紫荊平時為人謙和,本不欲和黃少文一較高低,隻是不想違背東家的意願方才勉強一為,此時聽罷卻不喜反憂道:“棋性即為人性。方才從棋性中我觀黃少文此人心胸狹隘斤斤計較,我本不欲以此來和人爭高下,今日不意得罪於他,恐怕會給自己帶來災患啊。”
趙侍郎一聽卻不以為意道:“不就是個遊戲嗎?我看先生是多慮了。”
韓紫荊聽罷默無一言,隻是微微搖頭而已。
俗話說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雖說黃少文回去之後對此事是守口如瓶,可侍郎府中還是有口快之人將二人當日對弈之事傳了出去,因此不多幾天京師中都知道了侍郎府有個韓紫荊的年輕人棋力深厚奕藝高超,連黃少文都不是他對手,韓紫荊也由此聲名鵲起,每日登門相邀之人不絕,隻是他生性平和淡泊名利,一般都推辭不去,所以也極少有人知道他的棋藝到底有多高深。
後來京城中的一個王爺聽說了他的大名,於是派人請他前來對弈,韓紫荊本不想去,可這王爺本是趙侍郎的頂頭上司,又耐不住趙侍郎的百般勸說,隻好隨來人去了王府。
自早晨一直到中午,他在府中和王爺對了三局,頭兩局一勝一和,第三局卻是輸了半子。
原來在路上王府之人便對他說王爺生性好勝,喜贏不喜輸,所以一再叮囑他不要為此惹王爺不高興。
韓紫荊初一聽頗有些為難,本來這王爺他也不想得罪,可輸給他多了卻又怕被他看出來,所以這三局棋他於進退間分毫不失,走每一步都是禪精竭慮煞費苦心,因此每一局棋的結局都在他的算計之中,可這三局棋又要下得是天衣無縫,讓王爺一點都覺察不出來,真可謂是用心良苦至極,而這一番耗費的心力遠遠超過普通棋局數倍。
王爺由此大喜,對他的棋藝讚不絕口,當即命人厚賞於他,韓紫荊卻堅辭不受,躬身謝過王爺之後便轉身告辭而出了。
可出門沒走多久,他忽見黃少文卻站在路邊,一見他便將他攔住對他道:“前日我身體不適,現今我已康複,所以今日特來尋你一決高低。”
韓紫荊此時是心力交瘁身乏體疲,實在是不欲再下,當即便苦苦推辭,可黃少文就是死活不依,拉著他的衣衫不讓他走,口中隻道下一盤即可,韓紫荊最後實在是無可奈何,隻好勉強答應下來。
黃少文見他應允心中大喜,急忙取出棋盤棋子放在地下,兩人盤膝而坐就此廝殺起來。過不多時棋至中盤,為爭一個角,韓紫荊反複思索久久不能落子,黃少文見狀便在旁邊用冷言冰語相激,還對韓紫荊冷笑道:“先生不是很厲害嗎?難道不想再戰了?”韓紫荊本就精疲力竭心血大耗,此時再聽得黃少文在旁冷嘲熱諷苦苦相逼,不由心頭一急神色頓異,忽然“哇”的一聲張口噴出鮮血數升,瞬間便將一半的棋盤染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