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到嘉慶年間,圍棋之戲盛行,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沉迷於此的不計其數,來自全國各地的高手都紛紛彙聚在京師,或在棋苑設彩相搏,或投靠於達官貴人家作為門客,日常與之弈棋為業。

在這些善奕之士中有一個來自山東濟南的儒生名叫黃少文,他棋藝高超冠絕群雄,在京師各個棋苑鮮有敵手,因此一時名聲遠揚婦孺皆知,每日請他對弈之人更是絡繹不絕。

可尋常之人想要請他即使是備上份厚禮也不一定能如願,隻有一些高官名紳或者富家巨室方才能請他對弈數局。

這一日京中禮部的趙侍郎因為酷愛此道,聽說黃少文的大名後便派專人帶上厚禮上門相請,說是想要請他指教下棋藝。

黃少文聽說趙侍郎相請自是不敢怠慢,當即便應邀來到趙侍郎的府邸,待得賓主雙方寒暄數句之後趙侍郎便命人擺上棋盤,準備廝殺一番。

當時在侍郎府中有個來自浙江富陽的幕僚名叫韓紫荊,此人雖不到三旬年紀輕輕,卻是天資聰穎精明強幹,所以趙侍郎也將他視為自己的左膀右臂,平時讓他隨侍左右出謀劃策,此時趙侍郎要和黃少文對搏,便命韓紫荊在旁作壁上觀。

兩人自早至午共計下了三盤棋,頭兩盤都是趙侍郎大敗,而第三盤黃少文有心相讓,趙侍郎才得以贏了這盤。

趙侍郎知道黃少文手下留情,心中對他的棋藝更加佩服不已,當即賞了他幾十兩銀子,還派人備好車馬將他送了回去。

待送走了黃少文,趙侍郎仍然對他讚不絕口,認為當今棋藝最高的非他莫屬了,此時韓紫荊在旁忽然對他說道:“雖說黃先生的名氣盛極一時,可是方才以我來看,他的棋藝於攻守之法還有很大的不足,而且過多的計較城池一地的得失,恐怕難以說是無敵啊。”

趙侍郎聽罷很覺詫異,因為韓紫荊來府上數年,從未聽說過他於圍棋一道有什麼深造,此時忽聽他說出如此一番話來,自是大感意外,當下就問他道:“難道韓先生也精通此道嗎?”

韓紫荊回道:“不敢說精通,隻是略懂一二而已。”

趙侍郎聽得他也善於奕藝,心中不由大喜,當即便命他和自己對弈一盤。

不料一局下來雖說他隻以半目之差落敗,可心中卻知這是韓紫荊有意相讓的緣故,如果單以韓紫荊的棋力,恐怕早就將他殺得落花流水片甲不留了。

趙侍郎本是個大度豁達之人,不僅不以為意反而頗為欣喜,覺得府中有如此高手自己卻不知道,實在是識人不明啊,而韓紫荊的棋藝高深莫測,和黃少文可謂旗鼓相當不分伯仲。

他一心想知道韓紫荊和黃少文到底誰的棋藝高,於是過了兩天便又派人將黃少文邀來,讓他和韓紫荊對弈一局。

黃少文起初以為又是和趙侍郎對局,不料到得府中卻是讓他和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對弈,放在平時他自是不屑一顧,可是此時礙於趙侍郎的情麵,隻好勉強應允下來,心裏卻對韓紫荊很是輕視,落子也是漫不經心。

不料布局階段數子一落黃少文便覺有異,看韓紫荊的布局投子,初看似乎落子草草絕不經意,可是及一著落枰中,則原先的瓦礫蟲沙盡數變為了風雲雷電,轉眼自己的棋子便風聲鶴唳滿盤皆危,他心中一凜方知麵前對手年紀雖輕卻是棋力深厚,當即打點起十二分的精神和他對弈起來。

又過得片刻,隻見韓紫荊動須相應妙手連出,而黃少文卻是左遮右擋苦苦支撐,即使是偶爾忽發冷招想要出奇製勝,可往往卻被韓紫荊不加思索信手而應,輕描淡寫間便將危機化於無形,不到一盞香的功夫便稀裏糊塗的敗下陣來。

黃少文心中驚怒交加,以為是自己輕心所致,於是要求和韓紫荊再下一局,可這一局棋他使出渾身解數也無濟於事,很快就又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