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六,是淮鎮的農家婦女,不知是她丈夫姓郭,還是她父親姓郭,反正大家都叫她郭六。

雍正二、三年間,鬧***,她丈夫覺得活不下去了,出外到各地去謀生。

臨走的時候,給妻子跪下叩頭說:“父母年老又有病,我就托付給你了。”

郭六相貌漂亮,同鄉的年輕人看她挨餓,便以金錢引誘她,她毫不理踩,隻以縫紉來養活公婆。

不久,靠縫紉也不足以維持生計了,她便請來鄉親們,磕頭說:“我丈夫把父母托付給我,我如今無能為力了。如果不作別的打算,都得餓死。鄰居們如果能幫我,那麼請幫幫我;如果不能幫我,我隻好賣身,請不要譏笑我。”

鄉親們都猶猶豫豫地欲言又止,漸漸地都散去了。

郭六痛哭著告訴了公婆,然後公然與那些浪蕩子在一起鬼混。

她積攢賣身錢,偷偷地找來一女子,並對她防範極嚴,不叫外人和她見麵。

右的說郭六想用這個女子來掙大錢,她也不解釋。

過了三年多,她的丈夫回來了。

剛剛寒暄完,郭六便和丈夫去見公婆,說:“父母都在,今天就交給你了。”

又帶她所養的那位女子見丈夫,說:“我的身子已被玷汙,不能再忍垢含恥地和你在一起生活了。我已為你另娶了一個女子,今天也交給你。”

丈夫驚得還沒來得及說什麼,郭六又說要到廚房去預備飯,便在廚房裏自殺了。

縣令來驗屍,郭六的眼睛圓睜著不閉。

縣令宣判把郭六葬在祖墳裏,而以後不能與她丈夫合葬,理由是:“不合葬,以表示和她丈夫斷了關係;葬在祖墳,表示她和公婆關係密切。”

郭六的眼睛仍然不閉。

公公婆婆哀號道:“她本來是個貞婦,因我們兩人她才去賣身。兒子不能養父母,反而叫隔親的人來養。況且身為男人不能養父母,卻委托給少婦,路人也都會理解她的一番苦心。斷絕了關係是誰的過錯?這是我的家事,官府不必參與!”

說完,郭六的眼睛閉上了。

當時鄰裏的人議論紛紛,看法很不一致。

我的先祖寵予公說:“節和孝一樣重要。但節和孝又不能兩全,這事的是是非非,隻有聖賢才能判斷,我不敢發表什麼意見。”《閱微草堂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