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蒙泉說:孫峨山先生,曾在高郵的船中臥病不起。

忽然覺得似乎上岸散步,並感到很輕鬆爽適。

不一會兒有人領他向前走,他恍恍惚惚地忘記為什麼要向前走,也沒多問。

接著來到一戶人家,門庭豪華,院落清潔。漸漸走入內室,見一少婦正在分娩。

他想退避,被領他的人從背後拍了一掌,就昏迷不醒入事了。

等過了好久他醒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身形已經縮小,躲在繈褓中間。

心裏明白這是已經轉生,無可奈何了。

一想說話,就覺得寒氣從門向內鑽,說不出來。

他環視室中,室中的家俱器物和對聯書畫,都十分清楚。

到第三天的時候,婢女抱著他洗澡,失手掉在地上,他就又失去了知覺。

醒來的時候,仍舊臥病船上。

家人說,他已經氣絕三天,隻是因為四肢柔軟,心膈還溫,才沒敢入殮。

孫峨山先生急忙索取一紙,寫出自己的見聞,派人沿他所走的路線去那戶他曾轉生的人家,告訴主人不要以過笞打婢女。

然後,又慢慢地為家人詳述了事情的經過。

當天他的病就徹底好了,於是便親自前往他曾轉生的人家,見到婢女等人都如同老相識一樣。

這家主人老年無子,與孫峨山先生相對惋惜歎息,並稱奇異。

近年通政夢鑒溪也有類似事情,也記得前往道路和出生門戶。

事後前去訪問,果然該家當天生兒立即死去。

不久前在直廬,圖閣學時泉對其情況作過詳細敘述,大抵與峨山先生的情況相類似。

唯一的一點兒不同是峨山先生記得前往轉生的情況,不記得返回時的情況;夢鑒溪則往返情況都很清楚,而且途中遇見了他已經去世的夫人,到家入室時見到夫人與女兒共坐。

佛家關於輪回轉生的學說,是儒家避而不談的。

而實際土轉生的事往往就有,前因後果,道理上自然沒有錯。

隻是峨山、鑒溪二位先生,暫時進入輪回,隨後又返歸了本體,無緣無故地現出了這麼個輪回轉生的泡影,就不可按佛家通常的輪回之說進行解釋了“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姑且可以作為闕疑,暫不追究。《閱微草堂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