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州的劉老,以普通百姓的身份住持在山溪之間。

有一個人將二百多隻鵝到劉老這裏來放生。

劉老長期地看養著它們。

幾個月以後。每天都要被老虎叼走幾隻,已經損失三十多隻了。

村裏的人害怕了,在放生這個地方的前前後後布置了陷阱捕捉老虎。

但是老虎從此以後不再來了。

幾天之後,忽然有一位大腦殼長胡須的老頭到劉老這裏來。

老頭問道:“鵝子為什麼減少了?”

劉老回答說:“被老虎叼走了。”

老頭又問:“為什麼不想辦法捉住老虎?”

劉老說:“已經設了陷阱,可設了陷阱它就不再來了。”

老頭說:“這是倀鬼教的。如果能先把倀鬼製住,就能捉到虎了。”

劉老問怎麼個製法。

老頭說:“這種鬼喜歡吃酸的,可以把烏白梅和楊梅布置在重要道路上,倀鬼如果吃了,就看不見東西了,虎就可以捉到了。”

老頭說完就不見了。

這天晚上,按老頭說的把道路布置了一番,四更以後,就聽到老虎落入陷阱的聲音。從此以後老虎絕跡了。

【原文】信州劉老者以白衣住持於山溪之間。人有鵝二百餘隻詣劉放生,恒自看養。數月後,每日為虎所取,以耗三十餘頭。村人患之,羅落陷阱,遍於放生所。自爾虎不複來。後數日,忽有老叟巨首長鬣來詣劉,問鵝何以少減。答曰:“為虎所取。”又問何不取虎?答雲:“已設陷阱,此不複來。”叟曰:“此為倀鬼所教,若先製倀,即當得虎。”劉問何法取之?叟雲:“此鬼好酸,可以烏白等梅及楊梅布之要路,倀若食之,便不見物,虎乃可獲。”言訖不見。是夕,如言布路之,四鼓後,聞虎落阱。自爾絕焉。(出《廣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