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到江都去的時候,命司空楊素留守西京長安。
楊素就因為顯貴而開始驕橫,又認為時局動蕩不定,若論天下權重勢大名聲顯赫的人,非他莫屬,因此生活奢侈華貴,禮儀也超出了作為人臣的界限。
每逢公卿大臣來談事情,或是賓客上門求見,他總是坐在床榻上相見,摟抱著美女,兩旁還排列著侍妾婢女,很有點逾越了他的身份,到他晚年這種情況就更嚴重,他忘了應擔負的責任,全無挽救危難防止顛覆的想法。
有一天,後來被封為衛國公的李靖以平民的身份求見他,說要貢獻奇計良策。
楊素仍然坐在床榻上接見他。
李靖上前拱手行禮說:“天下正動亂不止,英雄豪強紛紛起事。楊公是皇家重臣,應當留心收羅天下豪傑,不該這樣坐著會見賓客。”
楊素聽了,收斂傲慢的樣子站起身來,向李靖道歉,跟他談話,談得十分高興,然後接受了他獻的計策退回後堂。
當李靖施展辯才的時候,有一個非常美麗的歌女,手裏拿著紅拂,站在楊素跟前,隻是注視著李靖。
李靖出去後,她來到窗前對府吏說:“去問問剛走的那位處士排行第幾?住在什麼地方?”
李靖都一一回答了府吏,歌女得知後默念著離去。
李靖返回旅店。
這天夜裏五更剛到,忽然聽見有人小聲敲門。
李靖起來開門查問。
原來是個穿紫衣戴帽子的人,用木杖挑著一隻袋子。
李靖問來人是誰。
那人回答說:“我是楊公家那個手拿紅拂的歌女。”
李靖連忙請她進來。
她脫去衣服摘下帽子,原來是一位十**歲的美麗女子。
她不施脂粉,衣著華美,朝李靖行禮。
李靖驚訝地連連還禮。
女子說:“我伺候楊司空很久了,天下的人也見得多,沒有一個比得上你的。兔絲和鬆蘿不能獨自生長,需要依托大樹,因此我特來投奔你。”
李靖說:“楊司空在京城裏權勢極大,怎麼辦?”
女子說:“他隻比死人多一口氣了,沒有什麼好害怕的。眾歌女知道他不會有多大能耐了,離開他的人不少。他也不大去追捕。我已經思量周全,望你不要多慮。”
李靖問她姓什麼,女子回答說:“姓張。”
又問她的排行。
回答說:“最年長。”
李靖看她的肌膚、儀態、言談、性情,真好比天人下凡。
李靖無意中得到她,又高興又害怕,時時都在擔心時時都感到不安,因此不停地到窗戶那裏窺望外邊。
幾天過去了,也聽到楊府追查逃亡者的消息,但情形似乎並不緊急。
於是女子就換上男裝騎上馬,兩人打開店門從容而去,準備回太原。
途中,他們在靈石的一家旅店休息。
已經鋪好了床,爐子上煮的肉也快熟了。
張氏把頭發拖在地上,站在床前梳頭。
李靖正在洗刷馬匹時,忽然有一個人,中等身材,紅色的胡須卷曲著好像虯龍的形狀,騎一頭跛足的驢子走來。
那個人把一隻皮囊扔在爐子前麵,取餅枕頭斜躺在床上,看著張氏梳頭。
李靖非常惱怒,但還沒有發作,仍然洗他的馬。
張氏仔細打量那人的相貌,一隻手握著頭發,一隻手放在身後搖著向李靖示意,叫他不要發怒。
張氏急急忙忙梳完頭,整理衣衫上前詢問那人的姓氏。
斜躺著的人回答說:“姓張。”
張氏說:“我也姓張,應該算是妹妹。”
說著立即向那人行禮。
張氏又問那人排行第幾。
那人答道:“第三。”
並問張氏排行第幾。
張氏回答說:“最長。”
那人於是高興地說:“今天有幸遇上一妹。”
張氏遠遠地朝李靖喊:“李郎快來見三哥!”
李靖急忙過來拜見。
接著三個人圍坐在一起。
那人問:“煮的是什麼肉?”
李靖說:“羊肉,想來已經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