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漸起(1 / 3)

康煕除了保胤礽責胤禛,還把這件案子交到了胤祹和胤佑兩個兒子的身上,更教人覺得疑點重重。

八哥,你覺得這次皇阿瑪的意思是不是要搞一搞太子啊?胤俄鮮有地提出意見,胤禟也覺得他所言甚是,在旁邊點頭:是啊,我也覺得納悶,皇阿瑪這種要查不查的態度,乖乖地,真叫人摸不著頭腦。

胤禵在旁邊品著熱茶,蹺著二郎腿:九哥,十哥,我覺得咱們這會子別去猜皇阿瑪的心思了。說穿了,沒咱們的事,示好也罷,出醜也罷,還不都是算在太子一個人的頭上。

胤祀完成最後一筆繪圖,把辮子一甩,搓著紗布道來:十四弟這話就說得對了,你們都安生點,這段時間,什麼事也不要做,隻管吃喝拉撒。既不要求情,也不要嫁禍,事不關己,己不勞心,咱們不要參予這件事情。老四已經攪了進去,你們都看到皇阿瑪對他的態度,可不是好的。

哼,說起這個我就覺得皇阿瑪過份。胤禟說起這個就有氣,刷地一下把袖子甩了:像二哥那種太子,有什麼用?他從頭到腳哪一塊兒像太子了?他能擔起這個國家?不就因為他額娘死得早,生前得寵,才讓他立了太子?人家是母憑子貴,他是子憑母貴,得意個什麼勁啊。

胤禟的生母是宜妃,論寵愛,宜妃在後宮一向都是坐穩前位的。但齊宣一出現便教她失了勢,這倒也罷,反正齊宣沒有生個一子半女。倒是胤礽,先是失去生母,接著又失去索額圖這個大靠山,性格暴劣,做事欠妥,處處漏錯,但康煕卻對他一再忍讓姑息。還不是看在他親額娘的麵上?又道是胤礽自出娘胎便沒了娘,所以康煕對他格外鍾愛。此上兩項理由已經漸漸站不住腳,因為一國之君,斷不能因為這樣就把國家付諸於如此不成材的太子手中。

九哥,你也別氣了,咱們額娘不及人家的高貴,人家可是第一任大婚的皇後呢!身份顯貴,長子為嫡遇上了他也得靠邊站。老實說,我還真替大哥不值,要戰功有戰功,要名望有名望,可硬生生就是被自己那不成氣的弟弟給壓著,見了他還得行大禮。這麼多年了,大哥倒還是沉得住氣。

你們道大哥真是無所謂呢?胤祀雖然和胤禔不是同一母所生,但他跟在惠妃身邊長大,和胤禔還有點手足之情,對他的了解也較他人多。他喝了一杯胤禵衝的茶,穩穩地說:大哥這些年確是幹了不少實事,在皇阿瑪麵前可是積了不少功榮和口碑,你們看他安份,實際上,他一直都在籌謀。

十二弟,這件事情,我們該怎麼辦呢?胤佑點了一小包煙,圈圈上飄,正是愁眉不展的時候:明眼人都知道這件事情太子斷不了關係,皇阿瑪叫我們兩個來查,到底是保還是不保?

七哥,不瞞你說,我也正為這事兒犯愁呢。現在外麵的人都在說,皇阿瑪把這件案子從大臣手裏奪回來交給咱們,皇子查皇子,為的就是好辦事,保全太子的顏麵,也保住聖上明斷之名。胤祹為了這件事情,也是焦頭爛額,不知如何是好。

那照這樣的意思,咱們是要保嘍?胤佑心中七上八下,拿不定主意。倒是他的額娘,顯得格外熱心,要他公正嚴明地為皇上辦事。胤佑知道自己額娘一向不喜胤礽,現在逮著個大好時機,便想扳倒他。隻是婦人之見,不足為提。

可我們素來辦事的宗旨,皇阿瑪是知道的,還特意囑咐我們要實事求是。胤祹總覺得裏麵大有文章可做,庭院裏忽然落下一朵白芙蓉,胤祹靈機一動,說:七哥,有一個人,興許能幫我們。

誰?

齊貴人。

齊宣在暢春園居住,日夜陪伴康煕側旁,在康煕和大臣商議事件之時,她多數退下到院子裏賞花畫畫,或是在織布看書,總有消遣之事可做。今天坐在湖泊亭裏,對著一桌棋而思考。這是康煕昨晚和她下的棋局,她已走到死角,康煕讓她想好步法再行對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