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3 / 3)

胤禛百思而不得其解,想去找齊宣,但卻聽說齊宣在行圍途中感染惡疾,重病不起,康煕留她在暢春園居住,任何人不得前去打擾。胤禛也有想辦法子打點,四處奔走,欲見她一麵,最終卻是不果。甚至連齊宣身邊侍婢紅梅、雪竹二人也不賣予他這個人情。

你們就幫我一次,我相信你們也知道齊貴人和十叁阿哥交情不淺,這是急事。胤禛無論如何也想見她一麵。

四阿哥,齊貴人不在這裏。紅梅見他是攔不住的,倒不如從實道來:其實是十叁阿哥助主子出宮的。

你說什麼?他拉著紅梅的手腕,力道足以讓人生痛,紅梅知道他和胤祥的交情,也知道他們和齊宣的交情。這件事情,別人可以不說,但是胤禛是瞞不過的,他遲早也會知道。

這天紅梅就乘著途中攔截胤禛,向他道明一切,胤禛聽後完全不能接受。

不,這不是真的,胤祥怎麼會這麼糊塗呢?難怪皇阿瑪要我去勸他。紅梅,你知道,你們家主子到底去哪裏了?

奴婢不知道,奴婢隻知道,主子再留在宮裏,也怕是活不長。

胤禛不能讓胤祥長期被圈禁,他總要想個辦法,當務之急,應該要找到齊宣--無論她是否原意回宮,找到她就能救胤祥。

四爺,福晉來了。

下人為福晉掀起了簾子,她款步而入,神情卻凝重的:你們都下去,四爺有我照顧就行。

你把他們都支出去幹嗎?胤禛感到奇怪,福晉卻捧著一個盒子和一封信給他看:你看看這是誰的字跡?她認得齊宣的字,方才下人拿著這個盒子進來給她,就附上了齊宣的字。

誰送來的?

不知道。聽門口的人說,她蒙著麵紗,說如果這東西不交到四爺手裏,十叁阿哥就沒得救了。

信上隻寫著:交給皇上,胤祥得救。

胤禛打開盒子,裏麵竟然放著黃絹聖旨,還有一支白玉釵。

這是聖旨?福晉看了一眼,胤禛打開一看......然後關上了盒子:我們,再也找不到她了。

康煕,看著那兩樣物品,再看著那跪著的胤禛,緩緩地問:你見過她了?

沒有,她隻是留下這兩樣東西。

你去胤祥放出來吧。

他揮揮手,沒有多作解釋。

還記得她當初向自己要了一道密旨--她說:皇上,如果有一天你離我而去,可否讓我也離開這深宮大院?她不會做殉葬的行為,但她也不原在宮裏麵對紅牆,她留下來隻因為這裏有康煕的存在。如果他不在了,她也沒有任何留下來的理由。

康煕當說笑言:好,朕就給你這道密旨。朕知道,即使朕百年歸老,你也不會舍朕而去的。未到情濃時,不知離別愁滋味。

他當時甚有自負,認為齊宣會留在他的身邊一生一世。

現在看來,他是錯了。

齊宣說,隻有他死的那一天,才會離開。現在她離開,還把白玉釵和密旨交還--是要和他恩義兩清。

齊宣,已經當他不存在了。

唧唧唧唧唧。不知何時,竟有一隻喜鵲飛到他的窗邊,他一望過去,它又飛走了--就像齊宣一樣,突然飛進他的生活,又突然飛出他的世界。

四哥,你找到她了嗎?

找不到,也不打算再找了。

胤禛和胤祥走在一片灰白的天空下,前路茫茫,人也茫茫。如今所謂的兒女私情,都已經不再重要,她來了又走了,她本不是皇家人,又何必扯進皇家事?皇家的事情,還是讓皇家的人去解決吧。

康煕四十七年初廢太子,不久又複立太子,直至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將其再次廢黜禁錮。在後來的十年都不再立太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叁日,康熙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九歲。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康熙帝第四子胤禛在太和殿即皇帝位,曆史上稱雍正帝。

雍正十叁年,雍正去世,其子弘曆即位,改年號乾隆。

這位宣妃,是誰啊?朕怎麼從來沒見過?

回皇上,這是聖祖仁皇帝時進封的齊貴人,蒙古的科爾沁公主,聖祖仁皇帝五十七年時封為宣妃,說是為了驅趕病魔,特意加恩。她長年有病休養在暢春園,先帝在位時也如是。太監回道,但其實他不知道那是康煕為塞住眾人之口而做的掩飾。齊宣長年不見外人,大家議論紛紛,康煕便為一個不存在的人賜了封號,從此再沒人敢議。

是嗎?那朕去看看。

乾隆趕到暢春風的清溪書屋後院,卻見兩個老婢女在打掃,屋內並沒有其他人。

這裏不是住著一位宣妃娘娘嗎?

啟稟皇上,娘娘已經過世。

是什麼時候的事?

大概一年前。

怎麼不報呢?

奴婢知罪。

算了,這過去的妃子,不知者還多了去。乾隆初登龍位,必會施恩予人:登記在冊,宣妃於乾隆元年八月初八日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