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沒有回話,隻是冷眼看了我一下,似乎也起了好奇之心,這種一瞥隻維持了一瞬,老翁徑直往裏走,絲毫沒有在意我的問話,我心想,這個老翁有點冷啊。
他越冷反而讓我感受到更強烈的歸屬感,或者說是一種命運的召喚,我應該與他對話,我心裏有種莫名的動力促使我不要放棄,但是又轉念一想,也許隻是我的錯覺而已,我已經定下了目標,最差的情況我也能接受,沒必要苛求自己。可是心裏那股不可名狀的好奇心總是作怪,試一試又何妨,大不了碰到一個窮屌絲,我也隻是苦兩年,以後仍舊會去寺廟修行。不與這個老翁過幾招,我心裏難受。
我奪步向前,“施主,是不是要找天緣?”,我故意試探一番,“您看,我怎麼樣”
“你也是寺養棄兒?有點意思”
這老翁終於從嘴裏蹦出幾個字,不過並沒有意料中相見恨晚的場麵發生。
我並不是這些孩子中最優秀的,我必須承認這一點,如果這個老頭是神國後人,可能有判斷慧根的方法,看我的第一眼就已經知道了我的底細,也不說準,我不再糾纏,到了這個時間,基本上該來的都來了,我放下清掃工具,走向神殿,神殿可能是神國四百八十寺必備的殿宇,不過此處的神殿並不富麗堂皇,相反很樸素,乍一看,神國確實是慈悲心腸。
人已經聚集了很多,適齡的寺養棄兒開始介紹自己,特別是自己對於神國經書的認識,這可是評判一個僧人慧根的重要依據,所有孩子憑借平日裏背來的經書希望能夠引起更好的人家注意,輪到我了,我其實並不死心啊,我對於經書並不感冒,為了今天,我特意偷聽寺裏僧人的對話,希望記住幾句能忽悠人的,這幾天我一直在被念這些根本不明白是什麼的經書詞句,臨到台上,卻是什麼都忘了,故自鎮靜,擠出了幾句,我最熟悉的,為什麼熟悉,因為有個僧人老是念叨這幾句,我都聽煩了。
由塵發知,因根有相
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我睜開眼看了眼前的這些人,沒有什麼反映啊,我隻好用裝作很厲害的樣子,靜坐微微有詞,確實是再也想不起什麼了,想起來幾個字,也連不成句子,哎,我這個半路寺養兒,其實本心而論,我並不喜歡僧人,約束很多啊,我喜歡天音粥,但是這個世界沒有緣幣,怎麼喝得起這粥呢,當僧人,可以快速的實現我的願望和我想要的生活,我隻有忍了。
等到所有孩子等闡述完自己對神國的經意,住持開始發給每個成年人一張紙,寫下想要領養的孩子的序號,雙選製度很簡單,成年人先選,如果出現一個孩子有多人領養的情況,由孩子決定被誰領走,如果孩子不願意被第一次領養人領養,就會再一次執行這個辦法,直到所有孩子被分配出去。這其中孩子的眼力決定了其未來的歸屬情況。所以我就算表現不好,也有很大的可能性選擇自己的目標。
第一輪結果出來了,選我的人數是零,我的神啊。
第二輪開始後,那個手藝人終於選了我,但是那個老翁仍舊沒有選任何人,隻是靜靜的看著,也許真的是個湊熱鬧的吧,浪費我的時間啊,拿到名單,我很快決定了選擇那個手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