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的天越來越冷了,冬天的時間還沒到來,這空中就飄起了雪花,趙審言緊了緊身上的衣物,坐轎雖然擋住了大部分的冷風,可總有那麼一些調皮的夾帶著雪花闖進來,讓人感到絲絲的發冷。
這幾年大明朝的風雨實在是太多了,趙審言不知道自己還能在東廠和東林的環視之下堅持多久,也許自己該和無心老道談談,趙審言很快就被自己的這個想法嚇了一跳,皇帝多年的不作為,無心老道的功勞占了一半有餘。
行進中的隊伍突然停了下來,遠處的風雪中一個身影搖搖晃晃的衝著他們而來,一個侍衛戒備的上前喝道:“大明首輔趙大人官轎在此,來人止步。”然而那人並沒有停下的意思,反而在聽到侍衛的話後加快了腳步。
衛隊的隊長立刻下令弓箭手舉弓,這幾年被東廠暗殺的大臣可不再少數,可是他們敢向趙大人動手嗎?侍衛長不確定這個問題的答案。
隨著可疑人物的走近侍衛長認出了來人,那是金華府聶大人的家仆,隻是此人臉色蒼白不像是喝過酒的人。
“你們注意戒備。”侍衛長對左右說到,他自己則驅馬上前攔在了對方的前麵,當雙方距離相近不少後,侍衛長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有一陣寒風吹開了官轎的一角,趙審言在官轎裏聽到了腳步聲,“大人,聶府出事了。”侍衛長的聲音在腳步聲停止後傳了進來,隨即一封密信被遞進了官轎。
放下手中染血的密信,趙審言的雙手不自禁的緊握起來,聶之偉為人清廉、公正,所以他才把他放在了金華府的位置上,這些年來聶之偉也不負他的期望,上任三年之期硬是把金華府從東林黨手中給摳了出來。
見到官轎內沒有動靜,而早朝的時間快要臨近,於是等在外麵的侍衛長輕喊了一聲:“大人。”
“沒事,繼續趕路吧。”官轎內傳出了趙審言有些疲憊的聲音,侍衛長躬身走了下去,然後隊伍繼續往皇宮大門的方向而去。
今天的早朝,皇帝依舊呆在了內宮,傳旨的太監說是皇帝煉丹到了最後關頭輕易不能打擾,傳下皇帝讓內閣決策的口諭後,傳旨的太監匆匆的離開了大殿。
趙審言看著匆匆離去的太監歎了口氣,皇帝越來越癡迷無心老道的道術了,難道自己要眼看著這大明的江山繼續破敗下去?
收拾自己的心情,趙審言冷冷的看著大殿內的場麵,此時的大殿大臣們可謂是涇渭分明:其中實力最大的團體要數東林黨,他們以次輔謝可為首;接著便是被東廠曹少欽收服的一幫人,雖然人數眾多卻都是烏合之眾;三大派係以外的則是以刑部尚書閔珪、都察院都禦史史琳為首中立派。
四大政治派係裏趙審言的團體無疑是最小的,六部尚書隻有工部曾鑒一人,侍郎除了工部也隻有禮部左侍郎汪奕和刑部右侍郎曹霖倆人,這些人是大明朝真正的保皇黨。
以往的早朝,東林和東廠必定吵得翻天覆地,可是今天東林和東廠卻出奇的安靜,完全沒有了往日的爭鋒相對,趙審言心裏冷笑不已,看樣子東林和東廠要先拿自己等保皇黨開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