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章 賣火柴的小男孩(1 / 2)

縣試過後林流就像是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一樣,不時有同科邀約出去吟詩作畫。

嗯,是真吟詩作畫。而不是像甄應嘉那樣打著出去和同科相聚的借口,實際上多半卻是在外麵逍遙快活。

參加了幾次後,林流倒是認識了不少人,畢竟不是誰都向林流林如海這樣自己在家學習,絕大多數人都有同鄉和同窗,這樣一來關係網自然大了。

雖然林流心裏清楚要是有事這些人多半都指望不上的,而且絕大多數人恐怕都得在科舉上蹉跎不少年華,但有總比沒有強。

抱著這樣的心態林流倒是和這些人相處的不錯。文人清高,既然是他們主動邀請林流參加聚會,自然不會像林家親朋好友那樣表麵上親和實際上卻有些瞧不上林流這個庶子,大家都會刻意回避這個問題,隻論文采。

這一來二去的倒是給了林流不少在外麵的時間,讓他從容搞事。

穿越《紅樓夢》這麼多年,林流終於開啟了絕大多數穿越者都會玩的事情——開店,用現代新穎方便的東西賺取大筆大筆古人的小錢錢。

不過讓很多人失望的是,林流並沒有選擇絕大多數穿越者買的東西,他選擇了一樣很出人意料的商品售賣,那就是——火柴。

即便是沒有用過火柴的人也應該知道這是什麼東西,火柴的技術含量不高,難點就是磷的製取,但擱在仲朝還是屬於高科技。

作為一個理工狗,雖然混社會混了好幾年,也沒有從事和專業有關的工作,但感謝穿越過來後的新技能「過目不忘」讓林流沒有將學過的知識還給老師。雖然古代沒有實驗室,但憑著林流的記憶,再加上好幾個人拚命的研究,總算是將火柴給弄出來了。

雖然是高科技,但並不意味著對古代人是一個新鮮的原因,因為林流給取了一個接地氣的名字——發燭棍。

《資治通鑒》中記載:“陳宣帝太建九年,齊後妃貧苦,至以賣燭為業。”

這個“燭”不是蠟燭的意思,而是“發燭”。

根據記載,最早的火柴是由中國人在公元577年發明的,當時是南北朝時期,戰事四起,北齊腹背受敵,物資短缺,尤其是缺少火種,燒飯都成問題,當時後妃和一班宮女神奇地發明了火柴,不過中國古代的火柴都隻不過是一種引火的材料。將硫磺沾在小木棒上,借助於火種或火刀火石,能很方便地把“陰火”引發為“陽火”這可視為最原始的火柴。

不過又有人說是在漢朝的時候發明的“漢淮南王招致方術之士,延八公等撰《鴻寶萬畢方》,法燭是其一也,餘非民所急,故不行於世,然則法燭之起,自劉安始也。”

北宋人陶穀的《清異錄》說:“夜有急,苦於作燈之緩。有智者,批杉條染硫磺,置之待用,一與火遇,得焰穗然。既神之,呼引光奴。今遂有貨者,易名火寸。”這是說當時民間百姓非常流行用一種塗上硫磺的杉木條引火,這也說明了原始的火柴,應該是在《清異錄》成書年代之前就已經發明,也就是公元950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