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府幾乎是河南唯一僅存的完地,受戰事破壞甚微;梁成翼據之養息數年,然而在曹家棄關中之前,梁成翼就先棄河中府南逃,在汝河北給陳芝虎大潰,叫八百裏洛川及百萬丁口都叫燕胡白白得去。
除八百裏良地、百萬丁口外,八百裏洛川南依伏牛山險地、北依黃河,境內又有北通黃河的洛水、尹水為防,更多東麵將關中庇護在內,也是黃河北岸晉中郡的側翼屏障,故而在葉濟羅榮率部從關中東撤晉中之後,燕胡就調周知眾所部新附軍西進洛陽,著重加強了河中府的防務以守山塞之險。
此時燕胡在河中府有步騎四萬餘。
董原在許昌、汝州一線直接控製的兵馬有八萬餘眾,對河中府已經形成兵力優勢,即使寒冬季節難以向北進軍,但開春之後,還是有向河中府用兵的條件。
林縛也沒有指望董原會與燕胡在河中府拚個兩敗俱傷,但他也絕對不會叫按兵不動的董原有好日子過。
渦陽所承當的壓力也要遠遠少於許昌,除了渦陽相比較許昌更往南一些,更主要的是春後淮東軍的軍事重心就將往東轉移,將吸引東線燕胡兵馬絕大多數注意力,將很大的分擔掉到渦陽方麵承擔的壓力……
照著林縛的說法,渦陽方麵在製定軍事行動目標跟方案,將更容易執行跟實現,而許昌方麵的壓力將要大得多,從而方便林縛有借口削減許昌方麵的錢糧跟編製,進一步加強渦陽——元歸政能明白林縛的用心,也難說什麼,隻是默默的記下林縛所述,待回許昌再從長計議。
接下來,林縛又跟元歸政、陶春通報了淮東軍接下來會有的防務跟諸軍編製調整。
西線攻守勢易,但依舊有著很大的戰事壓力。
林縛將南陽、襄樊、隨州劃為一個戰防區,設南陽行營,以敖滄海為南陽行營總管兼知南陽府事,以孫文炳為行軍司馬,兼督糧秣,並用唐希泰、王相、顧浩等人知襄陽府事、知隨州府事、通判南陽府事。
長山軍第一鎮師分拆兩部,一部以陳定邦為製軍,仍留在長山軍序列之中,與虞文澄、劉振之所部駐守南陽;騎營第三旅擴編到為騎營第三鎮師,編三旅;另將胡臾兒所部從禁營水軍分拆出來,編副鎮師級襄陽、水軍,戍守漢水上遊。
南陽行營的駐兵包括四萬五千步卒、一萬騎卒、五千水軍,戰兵總計六萬人,另編工造輜兵兩萬人,負責修築塞壘、道路、堤壩、疏通河道。
此外,林縛將荊州、夷陵、江陵以及楊子江南岸居嶽陽上遊的武陵等地單列出來劃為一個戰防區,設荊州行營,以周同為荊州行營總管兼知荊州府事。
留駐荊州的崇城軍隻保留兩個鎮師的序列,第一鎮師分拆,以黃祖禹為製軍,與張季恒率三萬精銳受周同節製,另將粟品孝所部從第二水營分拆出來,置荊襄水軍,編一萬戰卒。
荊州守軍計有四萬水步軍,另編工造輜兵一萬人。
雖說明麵上林縛說設荊州行營是作為南陽行營的後備防線,但元歸政、陶春等人心裏比誰都明白林縛在荊州屯備重兵,就是防備據蜀地的曹家東出峽江。
林縛還正式在江夏設兩湖總督府,以傅青河總督兩湖軍政,在兩湖總督府下,設湘湖宣撫使、荊湖宣撫使分轄兩湖民政。
除了節製南陽、荊州行營外,兩湖總督府還將直轄兩萬四千餘兵馬,包括六旅步卒、一旅騎卒、兩旅水軍;除維護兩湖治安外,還負責清剿淮山南麓的陳韓三殘部以及幕埠山北麓的陳子壽殘部。
荊襄會戰,林縛在荊湖集結的水步馬軍總兵力一度超過二十一萬,戰後隻會兩湖保留總數不到十三萬的精銳兵馬;除了趙虎、周普所部以及部分水軍將歸江寧外,還差不多有六萬精銳兵馬直接東調、補入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