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軍需(1 / 3)

從灌雲北上就是海州了,就是北方統帥部的行轅駐地,也是由鳳離軍、登海鎮師、靖海水師諸軍組成的北方東線軍團的總部駐地。{}

軍事參謀部為北伐製定的戰略之核心,就在“東線偏東”四個字上,故而北方東線軍團是未來軍事建設的重中之重。

鳳離軍就包括柳西林、張苟、楚錚、韓采芝四個鎮師,加上陳漬所部dú lì的登海鎮師,以及靖海水師,在沒有開始大規模擴編之前,北方東線軍團的總兵力就超過十二萬人。

十二萬兵馬,層次分明的部署於北到沂山、南到淮水的沂海防線上,海州城更主要的是作為後勤支持基地。

聚集了大量的後勤人員,即使在封港後僅有特許的船舶得以駐入海州,海州城裏依舊是熱鬧不減。

在灌雲受了周問雲這些舊官僚的閑氣,進入海州城,林縛則能真切的感受到當世還是有那麼一大群人,對新政,對淮東不同傳統的軍政體係,是打心裏讚許跟擁護的。

淮東背後,除了務實濃烈的江淮商紳及海商勢力外,更堅實的基礎,就是那些原本一無所有而聚集到淮東戰旗之下的將卒們及其家小,以及淮東軍所衍生出來的龐大後勤群體。

他們在舊體係之下饑寒交迫、流離失所,甚至要賣兒賣女,才能苟全xìng命;在舊體係之外,他們全無生存的尊嚴,還要時時麵臨生存的威脅,他們怎麼可能會有維持舊傳統的念頭跟動力?他們絕大多數人,巴不得更進一步的將舊體係、舊傳統打碎掉。

新體係給予他們及家人生存的保障,給予生得富貴、死亦哀榮的榮耀,他們也許思考得不夠多、也不夠深,但對新體係的擁護,是打心底赤誠的。

在灌雲,林縛感覺世事唯艱,水麵之下還隱藏著極大的反對勢力;甚至江寧,林縛還要時時考慮平衡淮東內部的利益,但到海州之後,就覺得這世界要單純得多,覺得天下還是牢牢的處於他的掌握之中,覺得推行新政根本就沒有什麼阻力。

以“身之發膚、受之父母”的傳統,在當世解剖屍體是罪大惡極、嚴重到會給判處斬刑的大罪。

而江湖郎中出身的淮東醫官張祭等人,很早就在淮東提出要解剖屍體、以研究人體結構,以便更好的發展外科醫學。

這種反抗傳統、發展新學的勇氣,在淮東內部頗為習空見慣。不過解剖屍體一事,便是林縛都擔心事情泄漏出去會掀起軒然大波,最終將這事列為淮東最高等的軍事機密,密許張祭等醫官秘密進行。

淮東的外科救治水平,能在十年間飛速發展,並不是根源於林縛所傳授的那點急救術皮毛,而是張祭等一批醫官破除傳統的勇氣以及近十年的苦心鑽研。(我.)

江寧處決戰犯,以解剖屍體代替剮刑,實際上是張祭等人提出的迂回辦法,以破除傳統對解剖新醫學的阻礙。

最終與武繼業同領崇學館學士的張祭,擔心在江寧發展解剖醫學會受到世俗的阻礙,請求到海州來主持海州軍醫局。

海州原為濱海小城,城池破舊,人丁稀小,但因成為北方軍團的核心後勤支持基地,諸多事務皆受軍方控製,因而氣象一新,反而成為中原發展新學及新匠術最為繁榮的地方。

便是林縛紮根最深的崇州,也由傳統的慣xìng,發展新學及新匠術,還不如濟州、海州這些幾乎是全新建設的新城鎮來得徹底。

事實上,軍方不僅是新學及新匠術的最堅定支持力量,也是新學及新匠術的最大采購方。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