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興八年九月,林縛堅辭永興帝遺詔,擁閔王繼位,改年號繼貞;梁氏十一月底病逝,諡孝貞穆太皇太後。
一個月後,即繼貞二年元月一日,繼貞帝頒詔讓位,林縛正式登基稱帝,定國號為“崇”,改年號為“啟元”。
顧君薰即皇後位,蘇媚、劉妙貞、孫文婉、柳月兒、小蠻及元嫣封為六貴妃,左氏姐妹及入江綾織封為嬪妃。宋佳、顧盈袖、單柔三女,則與其他重臣大將的女眷一起,冊封為國夫人或郡君,以此來掩人耳目……
林縛同時頒詔封永興帝遺子繼貞帝及成王為永濟公、永昌公,海陵王元鑒海改封為成國公,永昌侯元錦秋改封信昌伯,使其四人與其他元氏宗室子弟遷居浙西婺源。
同時給秋野監逆案平反,給靖北侯蘇護正名,並頒國魂詔,立國魂碑,追祭李卓、顧悟塵、陳西言、曾銘新等自慶裕年以來為國犧牲的將官吏卒。
徹底革除政事堂及中樞六部,由樞密院及所轄十六部司執掌中樞政權,改都察院為監察院,將原刑部所轄的審刑司獨立出來,提格為審刑院,與樞密院、監察院並列,原刑部其他司院並入樞密院警備部,改公府會議為樞府會議,置於樞密院、監察院、審刑院及軍部之上。
同年二月,葉濟羅榮在關中即大燕帝位。
曹義渠沒有選擇擁立元氏子弟為帝,與江寧對抗,而是迫不及待的在渝州登基,建立梁朝,自封梁帝,似乎是為了享受最後的美妙時光。
五月,西征軍指揮部會同寧則臣、敖滄海、陶春等部二十萬兵馬,分從南陽、洛陽及河津三地進擊關中。
雖說其時隨葉濟多鏑西逃的北燕匠師,也仿效淮東伏火弩鑄造銅炮,但以關中之財力及人力,在五月之前不過就鑄了三十餘門銅炮來應景。
而與此同時,西征軍除編有八百門輕重型火炮之外,裝備到一線營卒的燧發火槍也多達六千餘支,更在軍中單獨設立擲彈兵科,成建製的在野戰及攻防戰中使用伏火雷。
曆經浦城、潼關、武關數戰,西征軍在兩個月之間,就殲敵四萬餘眾,強行破開挺進關中的大門。陳芝虎、葉濟羅榮雖說還掌握十數萬兵馬,但大勢已失,不敢在渭河平原與西征軍會戰,隻能棄關中經慶陽、固原西逃進入河西故郡,即西域。
元歸政、元錦生、高義等人,在敖滄海率部所部強攻武關時給擊斃,董原依舊不見所蹤,也未有消息說他投靠陳芝虎或曹義渠。
到八月中旬,西征軍即收複關中全境,楊一航出任關中宣撫使;林縛同時成立西北衛戍防區,將長淮軍及太行山獨立鎮師皆編入西北防區,使敖滄海、鄧愈分別出任正副都指揮使,負責繼續追剿西逃殘敵的重任。
啟元二年春,林縛使寧則臣在渭源率馬步軍及輜兵十萬,與周同、粟品孝在荊州率水步軍及輜兵八萬,兵分兩路攻入川蜀。其時曹義渠移都成都,渝州乃蜀梁大將魏世延守禦。
魏世延率部投降,率部隨周同北進,於四月會同寧則臣所部圍成都。曹義渠稱帝不過一年,帝王幻夢即告破滅,他在成都城中命盡軍卒將他百餘嬪妃盡數處死後舉火自盡,蜀梁至此滅亡——林縛戰後設川蜀郡,使周同出任宣撫使,中原戰火就此徹底告熄……
陳芝虎與葉濟羅榮率部逃出關中後,即分道揚鑣。陳芝虎自封秦帝,控製河源以西的河西故郡,建立西秦國。葉濟羅榮在啟元三年奚胡叛變事件戰死,葉濟多鏑繼任汗位,率殘部往西北疆逃竄,一直逃到北庭(今新疆北部地區)故郡立足。
啟元七年,陳芝虎西征敕勒國,屠城後召敕勒王女侍寢,在睡夢中被敕勒王女以銀釵刺穿左眼而亡。
陳芝虎身亡,西秦國大亂,之前給陳芝虎暴力壓製的西北疆諸胡皆起兵造反;林縛則令敖滄海率十萬馬步軍西征,啟元九年六月攻陷西秦國都鄯善(今哈密),分設河西郡及西秦都督府。
葉濟多鏑率燕胡殘部踞北庭,在西北苦寒之地掙紮了數年,也沒有辦法馴服北疆諸胡。啟元八年、九年,與敖滄海所率的西征軍數戰雖互有勝負,但數年積攢的元氣也告耗盡。葉濟多鏑不得以於啟元十年初棄北庭再次西逃,遠避到伊犁河以西的地區苟且偷生,林縛則並設北庭都督府。
國境線延伸到哈密以西的伊梨,整個依賴於陸路的後勤補給線已經綿延有四五千裏。中樞及地方也無意再將國境西擴,林縛也便順勢停下往西北疆繼續擴張的步伐,調整對西北疆的戰略,改武裝征服為移民歸化。
從啟元元年到啟元十年,對東北地區的歸化工作一直都在有序的進行。
除了設遼陽郡歸中樞直轄外,在遼陽以北地區,林縛先後共從江淮浙贛等地抽調二十萬青年、設立三個農墾兵團進入遼陽以北地區進行屯種。
由於燕胡從燕京、遼陽等地西逃時,十分的倉促,有近三十萬青年婦女給遺棄,其中近二十萬婦女隨農墾兵團北遷,與農墾兵結合組成新的家庭,紮根落戶。
從啟元二年起,以遼南鐵場建設為標誌,遼陽以南、與遼口之間的千山東麓地區煤鐵資源得到大規模的開發。到啟元十年,遼南鐵場的鐵產量達到十萬噸(兩億斤)、鋼產生達到五千噸(一千萬斤),圍繞遼南鐵場外圍的采礦及冶煉工業迅速發展起來。
整個遼東半島兩麵臨海,而經渤海、東海到江淮地區,航海受風暴的威脅,要遠遠少於夷州以南海域;甚至在夏季有些膽大的海商也需要停航避風——這使得遼東半島的林木等礦產資源,源源的不斷輸入江淮。遼口及金州的鐵山港,都很快成為繼崇州、明州、津海、海州、登州、晉安、竹溪之後的大海港。
而僅遼東地區,之前的遼東漢民加上之後給燕胡強遷過去的漢民,就有一百六七十萬人——這諸多項使得遼陽在新帝國的地位,甚至要超過河南、燕薊等受戰事挫傷極重、還沒有完全恢複過來的中原郡。
而遼陽開發得越迅速、越徹底,燕胡在遼陽的殘餘勢力生存空間則越少。
雖說往西北疆的擴張在啟元十年就告一個段落,但對南洋擴張涉及到巨大的商業利益,步伐則一直都沒有停頓過。
永興元年江淮一斤棉紗價值約四百錢,已經比傳統的土紗低了一截;到啟元元年江淮棉紗價格下降一半左右,到啟元十年,江淮棉紗再下降一半,一斤紗僅百錢——技術上的長足進步使得以棉紗、棉布為代表的淮東工業品足以橫掃國內、海東及南洋諸國傳統的土布、土紗市場,從中牟求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