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核電站(1 / 2)

事實證明成為華人首富後,楊星能夠運用各種資源的能量是很大的,當第二天楊星和仁貴坐在一起時,他談起國際核能現狀的熟稔程度連一旁的國務院核能專家都驚歎不已,這可都是俞歌她們熬夜通宵惡補給他的,現在他儼然是一名核電站專家,滔滔不絕的談起當今國際上四代核電站的劃分來頭頭是道。

國際上一般認為,上世紀五十年代建造的驗證性核電站被稱為第一代。七八十年代標準化、係列化、批量建設的核電站稱為第二代,第三代則是指上世紀90年代開發研究成熟的先進輕水堆。而第四代核電技術概念是1999年6月美國克林頓政府的能源部首先提出,並得到一些國家支持,但目前仍處於開發階段,有種設計概念,但都沒有實用化。

現在國際主流運用的核電站都是第二代產品,由於當時對於核泄露和輻射防範等條件考慮得不太周全,核電站發展出現了美國三裏島和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等重大核泄露事故,引起了國際上對於核電站的廣泛關注和極大憂慮,導致國際上一直有反對興建核電站的呼聲,隨著人們的環境意識增加,這股浪潮還在不斷擴大,許多曾經上馬核電站的國家都紛紛宣布不再發展新的核電站,國際核電建設處於一個低穀。

但對於許多大國來講,核電技術是保證國家能源**,不受製於突發能源斷一道繞不過去的坎。核電是新能源技術唯一在價錢、能源輸出穩定性上可以和傳統發電技術相媲美。可再生能源的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等都麵臨著單位能源價格高、能源輸出不穩定,需要對整個電網實行改造等難題,不少國家為發展可再生能源,必須實行巨額的財政補貼。從長期來看難以為繼。

由於安全是核電發展的前提,世界各國除了對正在運行的第二代機組進行延壽與補充性建一些二代升級機組外,目前國際上的核電建設趨勢都將采用更安全、更經濟的先進第三代核電機組。

隨著科學技術進步,科學家們在第二代成熟核電站基礎上研發出的第三代核電站技術已經能夠保證極高的安全水準。第三代核電站以美國AP1000核電站和歐洲EPR核電站技術為代表,它們的安全性和經濟性都明顯優於第二代核電站。

我國自己發展核能發電的腳步並不晚,幾乎和兩彈研發同步,但受困於自主技術薄弱和商業核電站經驗的不足,導致我國第一座商業核電站廣東大亞灣的誕生比國際上晚了三十多年。並且基本采用的是法國人的技術。但國家對於上馬核電站的決心很大,為此引發臨近大亞灣的香港強烈反對也在所不惜,消化外來技術後開始建設帶濃厚實驗性質的秦山核電站。

經過一段時間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後,國內很快發現了核電的巨大優勢。相比火電的環境汙染和沉重的燃料運輸壓力,核電站清潔高效,原料需求小等特點很適用於填補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電力差距,在我國十五長期發展規劃,力圖把核能占國內能源的比重提高到5—10%的水平。90年代起,沿海審批興建的核電站數目一下就達到了十幾座。

比起國外國擁有一定後發優勢,由於本來建設的第二代核電站數量少,所以我們一開始就把目標瞄準了更加安全和經濟的三代核電站。並積極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四代核電技術,力爭縮短和國際水平的差距。現在在超高溫氣冷反應堆和快子增殖堆上國內已經取得了一定突破。

仁貴和楊星聊起考慮在海南落戶的核電站,就是采用國內從美國西屋公司購買的AP1000壓水反應堆。作為第三代反應堆的代表作。美國AP1000的安全性很高,安全係統采用“非能動”的設計理念,設計人員盡量考慮利用物質的自然特性,比如重力、自然循環、壓縮氣體的能量等簡單物理原理,不需要泵、交流電源、應急柴油機,以及相應的通風、冷卻水等支持係統,大大簡化了安全係統,大大降低了人為因素導致的錯誤,這種“非能動”安全係統的設計理念是壓水堆核電技術的一次重大革新。

對“非能動”安全係統楊星很是認同,重生那年日本福島核電站危機讓他記憶猶新,徹底打破了日本核電站長期“安全”的神話。這次核事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特大海嘯衝垮了核電站的冷凝設備和備用發電機,讓準備好的各種應急措施都失效。而如果采用AP1000反應堆的設計思路,盡量采用自然原理解決問題,福島核電站危機也許就不會上升到和切爾諾貝利相提並論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