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已至隆冬節氣,深夜時分,軒轅坐於有熊部落軍帳之中,與眾位大臣討論導九黎一族之戰有幾分勝算。
蚩尤對於黃帝接任人皇之位並不服氣,他認為自己九黎部落的實力超越了有熊部落,黃帝不該成為人皇。於是仗著自己部落有一眾巫族助陣,而且部落的士卒戰力也超過過黃帝,便開始不斷的騷擾黃帝,氣勢洶洶地來向黃帝挑戰。黃帝不想戰伐,一直想勸蚩尤休戰。
可是黃尤早有算計,根本不聽勸告,屢犯邊界,黃帝不得已,歎息道:“我若失去了天下,黃尤掌管了天下,我的臣民就要受苦了。我若姑息螢尤,那就是養虎為患了。現在他不行仁義,一味侵犯,我隻有被迫起兵以仁義伐不仁!”
於是黃帝親自帶兵出征,與蚩尤對陣。
可是九黎部落裏麵有巫族族人,部落勇士的戰鬥力也過黃帝,並且九黎部落之人都使用蚩尤為他們所煉製的寶刀,而黃帝的士卒卻還在使用石頭和動物的骨頭做的兵器,根本不是黃尤九黎部落戰士的對手,一接戰黃帝就是大敗而歸。
就這樣,黃帝和蚩尤小規模的打了整整二十年,期間爆發戰爭無數,死傷無數,而結果則是黃帝勝少敗多。對此,黃帝心中異常的焦急不安。
有一天晚上,他夢見大風吹走了天下的塵垢,接著又夢見一個人手執千釣之弩驅羊數萬群。醒來後,心覺奇怪。暗想,風,號令而為主;垢,是土解化清,天下難道有姓風名後的人嗎?
千鈞之弩,是希望為能致遠,驅羊數萬群,是牧人為善,難道有姓力名牧的人不成?於是便派部下在天下到處訪尋這兩個人。
翌日,軒轅便召開大會,向群臣說道:“昨夜吾有所夢,乃是上天欲賜吾輔佐大臣,一名風後,一名力牧,爾等可去細心尋來,此乃我人族大事,諸公不得怠慢!”群臣聞言皆道:“定不負共主所望!”
軒轅日日寢食難安,焦急地等待著手下人的消息,這日終於等到了消息,言在海隅之地,有一名為風後者自耕於田,乃是風氏部族伏羲聖皇的後裔。
軒轅大喜,忙令人準備好車駕,前往尋找風後。三日之後,軒轅一行人終於來到了海隅之地,行過一片田地之時,忽聞到從田地裏傳來一陣歌聲:
上天圓圓,下地方方。
生逢斯世,得遇明王。
軒轅大奇,命人駕車過去一看,隻見田地裏正有一耕夫在耕作,那耕夫遠遠便瞧見了他們,隻是對他們毫不理睬,擦了把汗後,又低頭繼續耕作。
軒轅細觀那人,見其人堂堂儀表,麵貌正氣,乃是有大智慧之人,暗思:雖是耕夫,但是其人偉岸,不可小覷!於是令隨從去問那耕夫乃是何方人氏。未幾,隨從回來答道:“那人言:‘君臣別途,各安其事,何勞問焉’”。
軒轅聞言喜道:“此乃賢者,非耕夫也!”遂下了禦輦,向那耕夫走去。耕夫遠遠望見軒轅走來,忙棄了手中的鋤頭,跪倒於地口稱萬歲,軒轅將他扶起來,問道:“賢士何隱於此,不出代天行道?請問賢士高姓大名?”
耕夫答道:“臣姓風名後,才疏學淺,不堪世用,惟躬耕而已。”
軒轅聞言大喜,暗道:皇天不負有心人!乃道:“吾觀賢士乃是有大才之人,如今我人族正需賢士如此之人匡扶社稷,還請出山助我!”
風後聞言低頭沉思了片刻,隨後道:“既是如此,敢不從命!”
軒轅大喜,拉著風後上了禦輦,同乘而回。經過一片大澤之時,隻見一樵夫在山林中左顧右盼,軒轅觀察了許久,見那樵夫威風凜凜,誌氣昂昂,鋪麵而來的威武氣息令人肅然。軒轅命人停下禦輦,下車走到樵夫麵前,問道:“賢士,何人在此閑遊,不出輔國安民?”
樵夫忙跪伏拜道:“臣駕鈍之材,不足用世,故避於此。”
軒轅問道:“不知賢士高姓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