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下) 如畫江山(2 / 3)

朱元璋不悅的皺皺眉,宰相胡維庸見機得快,幹咳幾聲,出來告了個罪又退下,大家才識相地靜下來聽朱元璋下文。接下來朱元璋問得是郭璞前年安置移民之事,郭璞上前具實稟奏,把武安國的謀劃詳細說了。朱元璋見他不貪功,十分欣賞,問了他出身,賜錦緞百匹。郭璞領旨謝恩,站到文官隊末。

剩下的眾人除了張正武像個文臣外,武安國、周衡、林火風等人都是大塊頭。朱元璋早就從傳入宮中的水爐子等新鮮玩意中聽說了武安國的大名,月前對於如何獎勵他的大功,著實曾經讓朱元璋頭疼了一番。今日從官服上認出塊頭最大的就是傳說中的豪傑,朱元璋正要慰勉,在朝臣隊伍中等了半天的燕王搶先出班,上奏,北平眾臣有禮上貢。

昨夜,燕王在懷柔工匠那裏專門訂做的,各種奇巧物品如七彩水晶琉璃風鈴、鬆鶴呈祥自鳴鍾等就讓朱元璋老懷大慰。當朱元璋聽說燕王還有禮物要第二****堂上上貢,十分不解。燕王卻振振有詞的說到:“今晚之物是兒子孝敬父母,是家禮。明天是兒臣代北平諸臣獻給父皇,是公禮”。今日見燕王在這個節骨眼上拿出,知道必是為了給武安國等人邀功,遂命呈上。

片刻功夫,思個太監各捧著一個蒙著錦緞的朱漆托盤,魚貫而入,跪倒在金殿上。眾大臣抬眼觀望,但見左起第一個托盤上錦緞下麵似乎是一個長條型物品,第二、第三個卻是正正方方,高出第一個托盤數寸,第四個托盤明顯與其他幾個不同,那錦緞卻是整齊的折在托盤上,下麵看不出有任何物品。

燕王朗聲啟奏“父皇,請過目”,闊步走到第一個托盤前,伸手揭開錦緞,露出一捆碩大的稻穗來。燕王雙手把托盤舉起,呈到禦案前,大聲說到:“此乃懷柔縣鄉民試種的北方旱稻,每畝收成五百餘,北平之民從此可食無憂”。當時南方水稻畝產需豐年方可達到四百斤,黃河以北基本上以種小麥為主,產量不過兩百,如遇旱澇,必有饑荒。朱元璋本出身農家,深知民間疾苦。當上皇帝後,除了自家天下外,最關心的便是百姓吃飯。一時間龍顏大悅,讓太監把稻穗托了,在眾臣間傳看。立刻有善逢迎之術者出列讚頌“聖上洪福,天降祥瑞”雲雲。朱元璋座在龍椅上輕輕點頭,待群臣傳看罷了,才問起北方皆是旱田,怎麼會種得水稻。

朱棣笑道:“這是旱稻,需水較少,所以豐產,皆武將軍製作的此二物之功也。”,順手揭開第二個托盤。托盤上麵放著一個水車,一個風車,俱是按原比例縮小的木製模型,做工十分精巧。他命太監打一盆水,並拿一個空盆來。把水車架到盆上,取一杯水衝擊葉片,水車旋轉,把水從一個盆子淅淅瀝瀝的抽到另一個盆子。江南等地,民間原有翻車等物,但熟知稼穡的朱元璋一看就明白,那些東西的效率與此不可同日而語。在群臣驚歎頌揚之際,朱棣又架上風車,用嘴輕輕一吹,又展現了一個提水的利器。至此,不用解釋,眾人已經明白為何旱稻得以高產。

朱元璋早已手撐龍案,,大喜過望,著令工部立刻仿製,在全國推廣。轉頭又問燕王道:“吾兒,還有什麼寶貝,快快呈上!”第三個托盤裏卻是一塊白亮亮的精鋼。“懷柔鋼”,出征吐蕃獲勝而回的四平侯沐英低聲叫了一聲,武將隊列立刻一亂。眾所周知,懷柔軟鋼製作的連環手弩是這次徐達獲勝的關鍵武器,而懷柔精鋼打造的刀劍早被武將們視為至寶。朱元璋對此也早有聞名,但不知朱棣拿一塊鋼材來有何故事。朱棣這次卻不著急,等眾人胃口吊足了,才慢條斯理的說:“當年衛青帶大漢兵士出塞,漢軍士卒可以一敵五,全賴我中原以鐵為兵,匈奴以銅為兵”。這些都是在北平時,曹振無意間所發表的“高論”,朱棣有過耳不忘的本領,所以複述出來,頭頭是道。“如今懷柔鋼,利甲天下,以此為火器,輕而堅實;為甲,非強弩不能透之。我大明軍隊有此寶物,何愁邊塞不寧!若以此裝備十萬眾,足以把大明旗號插遍天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