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時候不早了”,當值太監小心翼翼的提醒,脖子上不是很清晰的喉頭微微上下滾動。心道:“皇上怎麼好這一口,怎麼這破玩意到了冬天就這麼香”。
朱元璋回頭看了看他,伸個懶腰,把禦案上批閱完的奏折又翻了翻,笑道:“是不早了,擺駕靜怡宮,朕今天要到麗妃那裏”,又用手指了指桌子上的黃瓜,對當值太監道:“你們幾個把這些分了吧,過了夜就沒味道了”。
“謝皇上恩典”,幾個太監一同施禮,幹脆利落的服侍朱元璋披好遼東進貢來的雪貂皮大氅,擺駕向後宮去了。留下來灑掃的太監眼巴巴的看著桌子上的黃瓜,不住地咽吐沫:“他奶奶的,什麼破東西,等到了夏天,老子買一車,想怎麼吃就怎麼吃”。
很多東西就是這樣通過皇宮給推廣了出去,經皇帝親口稱讚、大臣交相追捧,科學院想不賺錢也難。院裏博士們慢慢發現這個不怎麼約束大家的武侯爺可愛之處,反正自從進了科學院腰包就沒空過,發明了賺錢東西或古怪東西的人被按照院裏邊的措施重獎,跟著打下手的也能撈到不少油水。最便宜的是同文科,隻要翻譯一本西方書籍出來,無論是否賺錢都會得到獎勵。雖然如此,同文科的博士、助教們還是盡量揀能賺錢的翻譯,夏天的時候推出了那個叫被人家滅國的什麼希臘的蠻夷折子戲,曾經轟動一時,賣得京城紙貴,俄狄浦斯王那不可抗拒的命運深深地打動了人心,連對蠻夷之書嗤之以鼻的大儒們都淚濕青衫。幾個戲班子還把它排了出來,四處上演。洪武十四年夏天,京城百姓中曾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如果想看哪個人哭的話,那最好的辦法是請他到戲樓裏看《竇娥冤》,如果他還沒落淚,再讓戲子們唱一出《俄狄浦斯王》。
科學院出品的圖書中,也有武安國寫的一本。此書出版的第一天,就賣斷了檔。並不是因為寫得好的緣故,而是有人成心想從此書中找茬,出武安國洋相。一個自己名字都寫不利索的武人寫書,肯定是想讓人笑掉大牙。
第一次讀這本書的人當場都愣住了,書頁上端端正正寫著兩個大字,求索,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大夫的千古名句讓大家多少收起些玩笑之心,看裏邊立了什麼言。第一頁,是一個目錄,寫明了書中章回名稱和頁碼,按北平書院翻譯西方算術書的習慣,橫排版。大家搖搖頭,這雖然不算什麼大問題,但至少讓書檔次顯得差了一籌。接著向後翻,裏邊居然是街頭巷尾的白話。書的價值在眾人心目中又矮了三分。不過這個武侯爺好像就會說大白話,所以也可以諒解。當眾人搖著頭關注具體內容時,終於明白了這根本不能叫一本書,充其量隻能算作一個手記,記載正是武安國和科學院的博士們一起發現事物的過程。
“取紅丹50克放在玻璃甑中,甑口套一段豬腸,紮緊,豬腸另一端放入水中,腸口伸入一滿水倒扣的窄口小玻璃瓶。用酒精之火加熱玻璃甑,紅丹漸漸褪去顏色,可見水銀在甑中滾動,此時再看玻璃瓶,被不知何氣從水中托起,待瓶中氣滿,立刻取蓋子將瓶口蓋牢,滅掉酒精火,……”
像看江湖術士變戲法一般,眾人奇怪的看著書中的文字和插圖,不得不承認,這些文字寫得和羅貫中的三國一樣引人入勝。武安國的書中並沒有告訴大家瓶子當中得到了什麼氣體,隻是用圖片和文字演示了整個操作過程,及取得氣體後的相關實驗。當寫到鐵絲在氣體中劇烈燃燒時,第一回結束,沒告訴大家得到了什麼。
第二回寫的是緩慢的加熱硝石,同樣可以得到讓鐵絲燃燒的氣體。這種氣體可以讓帶火星的木炭再次燃燒,這一回帶著懸念結尾,向讀者提出這些氣體究竟是什麼的疑問,顯然這不是身邊的風。
第三回卻拋開前兩回所做之事不談,把一個濕鐵片放入了倒置於石灰水中的空玻璃瓶內,記載了十餘天後參加實驗的博士一同發現空氣少了兩成,鐵片鏽蝕嚴重。剩下的氣體內放入燃燒的紙條,立刻熄滅。
第四回寫的是把點著的木棍探到玻璃瓶內, 瓶口壓入石灰水中,一會火滅,空氣減少依然是兩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