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茶,南方的商幫主要做的就是這個,祛瘟堂踩了藥市的盤子之後,再踩絲茶這個盤子,算上如今大成公在謀劃的票號,那南北的商幫基本就要得罪遍了,官場的桂順,本不怎麼受朝臣待見,再惹上了十大商幫,這就是找死的節奏了。
“嘿嘿!還是叔明白!”
李誠有嘿嘿一笑,就想揭過這段,他在上海道的時候,也不是沒想過插進絲茶瓷器的市場,隻是插不進去而已。
“插不進去,就不做了?
誠有,你來說說,這買賣做的是什麼?”
“無外乎溝通南北、互通有無。”
聽了大侄子的答複,李大成點了點頭,溝通南北、互通有無這話是不錯,但大侄子隻怕是不理解的。
“溝通南北、互通有無,誠有,這八個字說白了,就是倆字兒,需求!
買賣是什麼,要麼滿足需求,要麼創造需求,無論中西內外,隻要是人,就逃不過衣食住行這四個字,這是什麼這就是需求!
衣,綾羅綢緞、棉麻布匹,織成布才能穿、才能用的,洋人要咱們的生絲做什麼,就在這一個衣字上。
食,糧油糖酒、幹果點心、杯碗盤盞,這些就在一個食字上。
住,高樓大廈、亭台樓閣、磚瓦木料,這些在住字上。
行,牛馬驢騾、火車輪船,也逃不過一個行字的。
洋人買回去做什麼?這裏麵沒有買賣嗎?咱們運進來做什麼?這裏也沒有買賣嗎?
誠有,我時常給你說起,無處不是買賣,眼界要放寬一些。
如今咱們的生絲,小日本子搶了好大的份額;茶葉,印度那邊也占了大頭;瓷器,你沒看到咱們進口的英國骨瓷嗎?
經商、商場,眼光不要放在一時一地,要長遠一些,寬闊一些,搶自己人的地盤那不叫本事,咱們大成公,在山東打下基礎之後,是要放眼全國,但大成公的敵人不在國內,而在國外,小日本子、印度以及諸洋鬼子都是咱們在商場上的敵人。
打自己人,永遠也打不出本事的,振威軍為何現在無人敢惹,就是因為咱們在津沽打的洋鬼子進退兩難!”
雖說李大成是大成公名義上的大掌櫃,打真正在做事的還是大侄子李誠有,他現在還不到二十,以後的路還長著呢!大成公也是一樣。
李大成這邊的重心,無論什麼時候都是放在戰爭之上的,大成公要建的燒鍋以及要推廣的甜高粱,有很大的幾率解決大清如今的糧食不足問題。
錢糧乃是戰爭的兩個必要條件,沒有錢糧,再大的仇恨,也不能通過戰爭來解決,糧食的問題目前來看有了解決之道,接下來的就是掙錢了。
指望工業帶來回報,李大成還沒有那麼幼稚的想法,未來十幾年的工業,做到最好,也隻能勉強自給而已,想憑著大工業跟諸洋鬼子玩競爭,那也是找死的節奏。
工業十幾年之間隻能自給,振威軍開戰需要財源,在國內,李大成可以讓大成公一家獨大,但國外不成,沒有了官場的關係,大成公想要在國外甩開膀子走大步,就隻能靠自己實打實的競爭力了。
工礦業想要利潤,逃不過資源出口這一節,資源出口就是在自掘墳墓,工礦業的資源,再怎麼需要錢,也盡量不能出口的,要做就得做進口。
沒了工礦業這樣的經濟支柱,大成公能玩什麼,無非就是輕工業、服務業這兩項而已,這兩項,都是大量需要勞動力的產業,也正符合大清現在人地矛盾突出的需求。
輕工業、服務業的大宗商品是什麼?現在看無非就是衣食,衣食這兩個字,就包含了大清出口商品之中的絲茶瓷器糧油,在原材料深加工這一節獲利,大清這邊的市場幾乎就是空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