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儒商(中)(1 / 3)

“二爺的話裏似有深意啊!孟某就聽聽二爺的高見?”

雖說沒有翻臉,孟洛川這邊還是隱晦的給李大成提了醒,商場上的事兒,說不說無所謂,但孔孟二府的事兒,說的時候可一定要謹慎,不然就是得罪了天下的讀書人,得罪了讀書人也就是得罪了做官的人,在大清這地界做人做事,謹防的首要一條就是禍從口出!

“四爺請,咱們邊走邊說,我就一軍漢,有說的不妥的地方,還望四爺海涵。”

伸手引了引指向了湖畔的碼頭,看孟洛川的做派,也是個素有威望之人,李大成覺得即便兩人不能合作,讓孟洛川做個說客應該是可以的,他還想試一試,畢竟他跟大成公的人也不是無所不能的,術業有專攻,想做機械絲織,少不得傳統匠人,這也算是一條中西結合之路吧?

傳統的匠人,跟拳師們差不多,有些絕技絕活,也是一門單傳的,傳男不傳女,傳長不傳幼,指望這一句話或是一些錢財,賣到傳統工藝之中的一些絕活絕技,李大成這邊也是不奢望的。

做這事兒,李大成不是沒有別的門路,清宮造辦處就是不錯的門路,隻可惜走了清宮造辦處的門路,難免要依靠官場的,依靠官場李大成也不怕,他怕的是破壞了商場的規矩。

今天李大成能借助官場強取豪奪別人手中的絕活兒,明天就有千百個李大成玩這樣的把戲,這要形成了慣例,商業還怎麼發展。

這個時候,就體現出孟洛川這個亞聖後裔的作用了,身為亞聖後裔,而且在山東素有威望,這樣的人即是最好的保人也是最好的說客,有孟洛川牽頭,老百姓應該也會給麵子的,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上些錢財,事情做了還維護了商場的規矩,這樣收獲更大。

清楚了孟洛川的價值,李大成這邊就得拉攏了,談話的時間越長,李大成越有把握說服孟洛川,為了拉長談話的時間,李大成想帶著孟洛川走一走微山島。

“二爺不必自謙,有話直說就好。”

對於捐建醫府,孟洛川也是有所了解的,微山湖畔的建築隻是外圍,據下麵人打聽來的消息,沒有一百萬兩銀子,就別想在微山島上捐建別院。

不得不說桂貝勒身邊的這位李二爺還是極有經營之法的,一道門檻,促成了什麼?促成了微山島上的七善樓與五德樓,促成了天下商家都在向微山湖聚集,沒有微山島上的一座別院,這身家在大清就不算豐厚呐!

大商都是要臉麵的,據說南邊的商家也已經動身了,不出半月二十天,微山這邊必有一場盛會的,孟洛川此來,也是為魯商出頭的,一家出一百萬,自然有些難,但幾家合力,幾個一百萬兩也不算難。

這個李二爺的門檻還不止一百萬,現在沒有桂貝勒的許可,微山島也是上不去的,能上微山島,在這一畝三分地也是身份的象征,桂貝勒身邊有兩個人說了算,一個是顧師爺,另一個就是麵前的李二爺了。

孟洛川與李二爺也不算是偶遇,這是在堵人呢!雖說孟洛川有官身,但沒有捐建百萬的意向,也難登微山島的,微山這地方緊鄰孟府,天下商人捐建醫府,孟府出力微薄也不像話的,孟洛川此來就是看看有沒有通融的辦法,或是另外的合作門路。

“四爺,籌建醫府,費用本來是由貝勒爺一力擔當的,隻可惜此事所托非人,前段時間,殺了幾個之後,醫府才有現在的樣子。

貝勒爺的付出還不止這些,看到那邊在操練的學童了嗎?

每個學童除了管吃住之外,每月還有一定數量的月錢,現在每個學童一月一兩銀子,以後學的好了,月錢還得再漲,等到他們歲數到了,醫府這邊還有一筆安家費的,這樣的好事兒哪裏去找?

好事兒是好事兒,但條件太過舒坦了,這人呐!就要懈怠了,為了不使學童們懈怠,醫府的第一條規矩就是能者上庸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