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百年會談(一)(2 / 3)

“二爺,盛宣懷來訪!”

李大成賬房王茂齋的一聲通稟,打斷了李誠有要訴苦的話,錢在大成叔的眼裏,這段時間也不算錢了,大成公、振威軍、醫府,這銀錢如流水一般嘩啦啦啦的走,除了貨物跟正在建設的倉房,一點賺頭都沒有,就這麼個花法,再多的銀子也不夠花啊!

“請!

誠有,你讓大成公的人統計一下,山東地麵甜高粱推廣不錯的州縣,張弼士是南洋糖王,在青杆製糖、製酒方麵,他應該是可以助我們一臂之力的,朗姆酒的事兒,你也多與張弼士帶來的人溝通一下,對洋酒市場,他們比咱們熟悉。

甜高粱的推廣,大成公也要加把力,不成就預付一部分糧款,主要區域,就以膠濟線、膠沂線為準吧!

另外攏一攏咱們手裏的外幣,近期,膠沂線的物料也要準備了,漢陽鐵廠那邊怕是沒指望了,隻能外購物料,外購鐵路物料,以美國洋行為主,先花老毛子的盧布,盡量在短時間之內把盧布花完,東三省戰事一開,盧布怕是要貼水的。”

不理會愁眉苦臉的大侄子,李大成又給他加了加擔子,盛宣懷來了,膠沂線、膠濟線應該可以雙線施工的,膠濟線的物料,德國人會辦理,膠沂線的物料,漢陽那邊現在專供京漢鐵路,而且漢陽那邊的鐵軌質量,也不如外洋的貨色好,鐵路是重要的基礎工程,想要高質量的快速建成膠沂線,外購物料是必須的。

沿膠濟線、膠沂線推廣甜高粱,也有利益方麵的考校,想要山東的每一寸土地都種植甜高粱,那也是不可能的,而膠濟線尤其是膠沂線沿線,土地是相對貧瘠的,正適合種植高粱一類的農作物。

而糖酒對於現在的大清百姓而言,也算是生活上的奢侈品,製糖釀酒,還是得以外銷山東為主,山東一省,恐怕是消耗不了未來甜高粱帶來的糖酒產能的,隨著張弼士的到來,大成公的許多事情都要聚堆了,李誠有有難處,李大成自然不會不清楚,但難也得辦事兒啊!

“知道了!”

彎腰塌背的應了一聲,李誠有無精打采的跟著王茂齋出去了,大成叔說話容易,可下麵辦事難啊!就說這鑄幣機,洋鬼子的買辦,可是在這一項上坑了他一筆,倉促購置鑄幣機,而且還是私人購置,這事兒自然是不能聲張的,各大洋行的那些買辦也雞賊的很,給出的價格是北洋機器局購置鑄幣機價格的一倍多,單這一項,就是幾十萬的冤枉錢。

緩事急做就要多花錢,醫府是這樣,鑄幣機是這樣,隻怕製糖製酒的機器也是這樣,膠沂線的物料更不用說了……

“盛大人到訪,李二有失遠迎了。”

盛宣懷來的很快,李大成這邊才剛剛起身準備出迎,盛宣懷已經快步走到了小院之中。

“二爺客氣了,怎敢勞頓二爺親迎呢!”

“嗬嗬,那就不客套了,進,茂齋,讓人上茶。”

將盛宣懷引進屋內,兩人分賓主坐定,李大成也不急著說話,先讓王茂齋準備好了茶點,兩人之間的談話,必定很耗時的。

“居移氣養移體,二爺不改初衷,難能可貴啊!”

掀開茶盞之後,一股茉莉花的味道在屋裏彌散,隨著花茶香味的散播,盛宣懷的臉色也在慢慢變得複雜,花茶大多時候都是上不得廳堂的,北方多飲花茶,水質的原因占了多數,盛宣懷這樣的,不用看聞一聞味道就知道茶的好壞,而李大成讓人送上來的茶,顯然不是什麼好茶。

“嗬嗬……平常喝慣了,我這人粗人一個,盛大人不要介懷。

盛大人此來,想必是有事兒要說吧?”

上花茶這也不是李大成要苛待盛宣懷,而是這段時間訓練養成的習慣而已,訓練過後需要大量的補水,費繩甫那邊也說了喝茶可以解除疲勞,而南方茶李大成覺得太淡,花茶也就成了他日常喝的東西,出門在外也沒多少講究的,喝茶總比喝白水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