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大膽的張家(1 / 2)

武鬆搖頭,道:“派人查了,張家莊這幾年,人口不但沒有減少,還增加了不少。嘿嘿,至於土地荒蕪的情況,都是那張家做鄉老自己私自隱瞞不報。”

趙悅皺眉,道:“這張家,居然會這樣大膽?張家莊,可是距離汴京不遠,乃是天子腳下之地,居然也敢隱瞞漏報?”

武鬆嘿笑了一下,道:“悅弟,有句話叫做燈下黑,張家莊正因為距離汴京城不遠,算得上是天下腳下,才更容易做出這樣的事兒來。”

“再說了,這繳稅的事兒,一個鄉裏要繳納多少,都是由征稅官一句話攤派下來。隻要搞定征稅官這邊,讓征稅官將攤牌額度減少,誰會去管這事兒?”

趙悅一聽,想一想大周朝的稅賦情況,還真是如此。每年朝廷定了征稅的額度,將這些征稅額度按照各州府一級一級的攤牌下去,隻要完成了征稅的情況,基本上都是萬事大吉了。

如果是征稅官這邊從源頭上就給張家莊定少了征稅的額度,攤派的征稅額度都少了,那張家莊少繳稅,似乎也變得理所應當了。

但是,這裏麵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征稅官為什麼要少攤派給張家莊,是基於什麼樣的原因,必須要有根源的。

這裏麵的根源,則來源於張家莊鄉老彙報自己本莊的真實情況了。如果管理張家莊的鄉老不據實彙報,那就存在隱瞞或是偷繳的情況。特別是鄉老和征稅官一起隱瞞,情節更為嚴重。在這樣的情況下,朝廷也是要追責的。

真發生了這樣的情況,最輕的也要蹲上幾年大牢獄。最嚴重的,直接流放甚至是殺頭。

想到了這些,趙悅便問道:“那這裏麵真正的原因,有去查了嗎?”

武鬆點頭,道:“查過了,就是張家莊那張老頭隱瞞不報,另外,征稅官這邊,應該也有些問題。”

“能找到證據嗎?”趙悅倒是擔心這個問題。

武鬆想了想,道:“這個可以試一下,在去查查。”

趙悅點頭,“嗯,一定要查清楚。就算是有問題,也要拿到了確切的證據。到時候證據在手,在收拾那張家不遲。”

等到武鬆離開,趙悅心裏有些小小感歎。他感歎的原因,是大周朝的賦稅漏洞。

就是汴京城周圍的農村的鄉民,天子腳下的人都想盡一切辦法,盡量少繳稅,不繳稅。那在大周朝統治更為偏遠的州府,這種情況會不會更嚴重?也許,情況要比汴京城更為嚴重。

盡管大周朝的賦稅,似乎每年都在增長著,表麵看,根本看不出太大的文壇。但是,趙悅看過大周朝稅賦的構成特點,近五十年來,大周朝的農業農民方麵的賦稅,其實是沒有增長,甚至是增長極其緩慢的。

要知道,大周朝鼎立天下後,伴隨人口不斷增加,其實每年都在開發新的生產區域。最開始大周朝的糧倉,是在兩淮流域。到了大周立國數十年後,人口逐漸增多,田地不夠用了,就逐漸朝南轉移,到了長江一帶。例如江南地區、兩湖地區開始成為大周朝的糧倉所在。